Glossary and Vocabulary for Collection of Discussions from Awakening the World 《覺世論叢》, Chinese Buddhist Academy 中國佛學院
Corpus Vocabulary Analysis
Contents
Frequencies of Lexical Words
| Rank | Frequency | Chinese | Pinyin | English | Example Usage | 
|---|---|---|---|---|---|
| 1 | 22 | 佛教 | fójiào | Buddhism | 佛教需要人才 | 
| 2 | 22 | 佛教 | fó jiào | the Buddha teachings | 佛教需要人才 | 
| 3 | 16 | 教育 | jiàoyù | education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4 | 16 | 教育 | jiàoyù | to educate; to teach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 | 11 | 青年 | qīngnián | youth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6 | 10 | 眾 | zhòng | many; numerous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7 | 10 | 眾 | zhòng | masses; people; multitude; crowd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 | 10 | 眾 | zhòng | general; common; public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9 | 9 | 為 | wéi | to act as; to serv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0 | 9 | 為 | wéi | to change into; to becom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1 | 9 | 為 | wéi | to be; is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2 | 9 | 為 | wéi | to do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3 | 9 | 為 | wèi | to support; to help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4 | 9 | 為 | wéi | to gover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5 | 8 | 男 | nán | male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16 | 8 | 男 | nán | male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17 | 8 | 男 | nán | a baron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18 | 8 | 男 | nán | Nan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19 | 8 | 男 | nán | male; nara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20 | 7 | 人才 | réncái | a talented person | 佛教需要人才 | 
| 21 | 7 | 人才 | réncái | talent | 佛教需要人才 | 
| 22 | 7 | 女 | nǚ | female; feminin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3 | 7 | 女 | nǚ | femal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4 | 7 | 女 | nǚ | Kangxi radical 38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5 | 7 | 女 | nǜ | to marry off a daughter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6 | 7 | 女 | nǚ | daughter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7 | 7 | 女 | nǚ | soft; feminin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8 | 7 | 女 | nǚ | the Maiden lunar lodging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9 | 7 | 女 | nǚ | woman; nārī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30 | 7 | 女 | nǚ | daughter; duhitṛ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31 | 5 | 佛學院 | Fóxuéyuàn | Buddhist college; see 佛光山叢林學院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32 | 5 | 佛學院 | fóxuéyuàn | Buddhist colleg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33 | 5 | 文化 | wénhuà | culture | 文化 | 
| 34 | 5 | 文化 | wénhuà | civilization | 文化 | 
| 35 | 5 | 但 | dàn | Dan | 但從事教育 | 
| 36 | 5 | 需要 | xūyào | to need; to want; to demand; needs; to require | 佛教需要人才 | 
| 37 | 5 | 需要 | xūyào | needs; requirements | 佛教需要人才 | 
| 38 | 5 | 辦 | bàn | to do; to manage; to handle; to go about; to run; to deal with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39 | 5 | 辦 | bàn | to set up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40 | 5 | 辦 | bàn | to prepare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41 | 5 | 辦 | bàn | to try and punish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42 | 5 | 辦 | bàn | to purchase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43 | 5 | 沒有 | méiyǒu | to not have; there is not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44 | 4 | 慈善 | císhàn | benevolent; charitable | 慈善 | 
| 45 | 4 | 慈善 | císhàn | Compassion and Virtue | 慈善 | 
| 46 | 4 | 讀書 | dúshū | to study; to read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47 | 4 | 僧 | sēng | a Buddhist monk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48 | 4 | 僧 | sēng | a person with dark skin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49 | 4 | 僧 | sēng | Seng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50 | 4 | 僧 | sēng | Sangha; monastic community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51 | 4 | 出家 | chūjiā | to become ordained as a monk or nun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52 | 4 | 出家 | chūjiā | to renounce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53 | 4 | 出家 | chūjiā | leaving home; to become a monk or nun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54 | 4 | 主辦 | zhǔbàn | to host; to sponsor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55 | 4 | 而 | ér | Kangxi radical 126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56 | 4 | 而 | ér | as if; to seem lik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57 | 4 | 而 | néng | can; abl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58 | 4 | 而 | ér | whiskers on the cheeks; sideburns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59 | 4 | 而 | ér | to arrive; up to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60 | 3 | 眾僧 | zhòngsēng | Saṅgha; 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61 | 3 | 台灣 | Táiwān | Taiwan | 台灣這個地方 | 
| 62 | 3 | 老 | lǎo | old; aged; elderly; aging | 老的已經老了 | 
| 63 | 3 | 老 | lǎo | Kangxi radical 125 | 老的已經老了 | 
| 64 | 3 | 老 | lǎo | vegetables that have become old and tough | 老的已經老了 | 
| 65 | 3 | 老 | lǎo | experienced | 老的已經老了 | 
| 66 | 3 | 老 | lǎo | humble self-reference | 老的已經老了 | 
| 67 | 3 | 老 | lǎo | of long standing | 老的已經老了 | 
| 68 | 3 | 老 | lǎo | dark | 老的已經老了 | 
| 69 | 3 | 老 | lǎo | outdated | 老的已經老了 | 
| 70 | 3 | 老 | lǎo | old people; the elderly | 老的已經老了 | 
| 71 | 3 | 老 | lǎo | parents | 老的已經老了 | 
| 72 | 3 | 學院 | xuéyuàn | college; educational institute; school; faculty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73 | 3 | 於 | yú | to go; to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74 | 3 | 於 | yú | to rely on; to depend on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75 | 3 | 於 | yú | Yu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76 | 3 | 於 | wū | a crow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77 | 3 | 聞 | wén | to hear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78 | 3 | 聞 | wén | We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79 | 3 | 聞 | wén | sniff at; to smell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0 | 3 | 聞 | wén | to be widely know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1 | 3 | 聞 | wén | to confirm; to accept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2 | 3 | 聞 | wén | informatio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3 | 3 | 聞 | wèn | famous; well know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4 | 3 | 聞 | wén | knowledge; learning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5 | 3 | 聞 | wèn | popularity; prestige; reputatio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6 | 3 | 聞 | wén | to questio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7 | 3 | 聞 | wén | hearing; śruti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88 | 3 | 以 | yǐ | to use; to grasp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89 | 3 | 以 | yǐ | to rely on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0 | 3 | 以 | yǐ | to regard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1 | 3 | 以 | yǐ | to be able to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2 | 3 | 以 | yǐ | to order; to command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3 | 3 | 以 | yǐ | used after a verb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4 | 3 | 以 | yǐ | a reason; a cause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5 | 3 | 以 | yǐ | Israel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6 | 3 | 以 | yǐ | Yi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7 | 3 | 以 | yǐ | use; yogena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98 | 3 | 要 | yào | to want; to wish for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99 | 3 | 要 | yào | to wan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0 | 3 | 要 | yāo | a treaty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1 | 3 | 要 | yào | to reques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2 | 3 | 要 | yào | essential points; crux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3 | 3 | 要 | yāo | wais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4 | 3 | 要 | yāo | to cinch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5 | 3 | 要 | yāo | waistband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6 | 3 | 要 | yāo | Yao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7 | 3 | 要 | yāo | to pursue; to seek; to strive for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8 | 3 | 要 | yāo | to force; to coerce; to threaten; to compell; to intimidat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09 | 3 | 要 | yāo | to obstruct; to intercep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0 | 3 | 要 | yāo | to agree with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1 | 3 | 要 | yāo | to invite; to welcom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2 | 3 | 要 | yào | to summariz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3 | 3 | 要 | yào | essential; importan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4 | 3 | 要 | yào | to desir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5 | 3 | 要 | yào | to demand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6 | 3 | 要 | yào | to need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7 | 3 | 要 | yào | should; mus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8 | 3 | 要 | yào | migh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19 | 3 | 三藏 | sān Zàng | San Zang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120 | 3 | 三藏 | sān Zàng | Buddhist Cano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121 | 3 | 三藏 | sān Zàng | Tripitaka; Tripiṭaka; Tipitak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122 | 3 | 最 | zuì | superior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123 | 3 | 最 | zuì | top place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124 | 3 | 最 | zuì | to assemble together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125 | 3 | 所 | suǒ | a few; various; som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26 | 3 | 所 | suǒ | a place; a locatio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27 | 3 | 所 | suǒ | indicates a passive voic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28 | 3 | 所 | suǒ | an ordinal numbe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29 | 3 | 所 | suǒ | meaning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30 | 3 | 所 | suǒ | garriso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31 | 3 | 所 | suǒ | place; pradeśa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32 | 3 | 了 | liǎo | to know; to understan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33 | 3 | 了 | liǎo | to understand; to know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34 | 3 | 了 | liào | to look afar from a high plac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35 | 3 | 了 | liǎo | to complet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36 | 3 | 了 | liǎo | clever; intelligen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37 | 3 | 了 | liǎo | to know; jñāt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38 | 3 | 就是 | jiùshì | is precisely; is exactly | 就是有處可學 | 
| 139 | 3 | 就是 | jiùshì | agree | 就是有處可學 | 
| 140 | 3 | 中國佛學院 | zhōngguó fóxuéyuàn |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 中國佛學院 | 
| 141 | 2 | 也 | yě | ya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142 | 2 | 對 | duì | to oppose; to face; to regard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3 | 2 | 對 | duì | correct; right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4 | 2 | 對 | duì | opposing; opposit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5 | 2 | 對 | duì | duilian; couplet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6 | 2 | 對 | duì | yes; affirmativ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7 | 2 | 對 | duì | to treat; to regard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8 | 2 | 對 | duì | to confirm; to agre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49 | 2 | 對 | duì | to correct; to make conform; to check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0 | 2 | 對 | duì | to mix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1 | 2 | 對 | duì | a pair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2 | 2 | 對 | duì | to respond; to answer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3 | 2 | 對 | duì | mutual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4 | 2 | 對 | duì | parallel; alternating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5 | 2 | 對 | duì | a command to appear as an audienc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156 | 2 | 請 | qǐng | to ask; to inquir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57 | 2 | 請 | qíng | circumstances; state of affairs; situatio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58 | 2 | 請 | qǐng | to beg; to entrea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59 | 2 | 請 | qǐng | pleas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60 | 2 | 請 | qǐng | to reques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61 | 2 | 請 | qǐng | to hire; to employ; to engag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62 | 2 | 請 | qǐng | to make an appointmen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63 | 2 | 請 | qǐng | to gree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64 | 2 | 請 | qǐng | to invit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65 | 2 | 經驗 | jīngyàn | experience | 有豐富的從事佛教教育的經驗 | 
| 166 | 2 | 經驗 | jīngyàn | to experience | 有豐富的從事佛教教育的經驗 | 
| 167 | 2 | 師資 | shīzī | qualified teacher | 但由於經濟及師資的缺乏 | 
| 168 | 2 | 教 | jiāo | to teach; to educate; to instruct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69 | 2 | 教 | jiào | a school of thought; a sect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0 | 2 | 教 | jiào | to make; to cause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1 | 2 | 教 | jiào | religion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2 | 2 | 教 | jiào | instruction; a teaching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3 | 2 | 教 | jiào | Jiao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4 | 2 | 教 | jiào | a directive; an order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5 | 2 | 教 | jiào | to urge; to incite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6 | 2 | 教 | jiào | to pass on; to convey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7 | 2 | 教 | jiào | etiquette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178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dean; directo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79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scrib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80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a low ranking military office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81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1. Chancellor (of education dept.); 2. President (of council); 3. Directo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82 | 2 | 短期 | duǎnqī | short-term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183 | 2 | 上 | shàng | top; a high positio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84 | 2 | 上 | shang | top; the position on or above something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85 | 2 | 上 | shàng | to go up; to go forwar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86 | 2 | 上 | shàng | shang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87 | 2 | 上 | shàng | previous; las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88 | 2 | 上 | shàng | high; highe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89 | 2 | 上 | shàng | advance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0 | 2 | 上 | shàng | a monarch; a sovereig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1 | 2 | 上 | shàng | tim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2 | 2 | 上 | shàng | to do 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 at a set time; to go to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3 | 2 | 上 | shàng | fa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4 | 2 | 上 | shàng | big; as big as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5 | 2 | 上 | shàng | abundant; plentiful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6 | 2 | 上 | shàng | to repor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7 | 2 | 上 | shàng | to offe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8 | 2 | 上 | shàng | to go on stag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199 | 2 | 上 | shàng | to take office; to assume a pos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0 | 2 | 上 | shàng | to install; to erec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1 | 2 | 上 | shàng | to suffer; to sustai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2 | 2 | 上 | shàng | to bur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3 | 2 | 上 | shàng | to remembe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4 | 2 | 上 | shàng | to ad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5 | 2 | 上 | shàng | to fix; to install; to apply (powder, makeup, etc)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6 | 2 | 上 | shàng | to mee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7 | 2 | 上 | shàng | falling then rising (4th) ton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8 | 2 | 上 | shang | used after a verb indicating a resul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09 | 2 | 上 | shàng | a musical not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10 | 2 | 上 | shàng | higher, superior; uttar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11 | 2 | 佛法 | fófǎ | Dharma; Dhamma; Buddha-Dhárma; Buddhist doctrin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12 | 2 | 佛法 | fófǎ | the power of the Buddh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13 | 2 | 佛法 | fófǎ | Buddha's Teaching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14 | 2 | 佛法 | fófǎ | Dharma; Buddha-Dhárm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15 | 2 | 不是 | bùshì | a fault; an error | 即使不是短期的 | 
| 216 | 2 | 不是 | bùshì | illegal | 即使不是短期的 | 
| 217 | 2 | 大德 | dàdé | most virtuous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8 | 2 | 大德 | dàdé | Dade reign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9 | 2 | 大德 | dàdé | a major festival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20 | 2 | 大德 | dàdé | most virtuous; bhadanta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21 | 2 | 大德 | dàdé | Great Virtue; Yaññadatta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22 | 2 | 人 | rén | person; people; a human being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3 | 2 | 人 | rén | Kangxi radical 9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4 | 2 | 人 | rén | a kind of person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5 | 2 | 人 | rén | everybody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6 | 2 | 人 | rén | adult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7 | 2 | 人 | rén | somebody; others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8 | 2 | 人 | rén | an upright person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29 | 2 | 人 | rén | person; manuṣya; puruṣa; pudgala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230 | 2 | 張 | zhāng | Zhang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1 | 2 | 張 | zhāng | to open; to draw [a bow]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2 | 2 | 張 | zhāng | idea; though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3 | 2 | 張 | zhāng | to fix strings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4 | 2 | 張 | zhāng | to unfold; to unroll; to stretch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5 | 2 | 張 | zhāng | to boast; to exaggerat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6 | 2 | 張 | zhāng | to expand; to magnify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7 | 2 | 張 | zhāng | to display; to exhibit; to publish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8 | 2 | 張 | zhāng | to catch animals with a ne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39 | 2 | 張 | zhāng | to spy on; to look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0 | 2 | 張 | zhāng | larg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1 | 2 | 張 | zhàng | swollen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2 | 2 | 張 | zhāng | Zhang [constellation]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3 | 2 | 張 | zhāng | to open a new business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4 | 2 | 張 | zhāng | to fear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5 | 2 | 張 | zhāng | open; vivṛta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246 | 2 | 從事 | cóngshì | to deal with; to handle; to do | 但從事教育 | 
| 247 | 2 | 從事 | cóngshì | to go for; to engage in; to undertake | 但從事教育 | 
| 248 | 2 | 從事 | cóngshì | Attendant | 但從事教育 | 
| 249 | 2 | 之 | zhī | to go | 佛教復興之道 | 
| 250 | 2 | 之 | zhī | to arrive; to go | 佛教復興之道 | 
| 251 | 2 | 之 | zhī | is | 佛教復興之道 | 
| 252 | 2 | 之 | zhī | to use | 佛教復興之道 | 
| 253 | 2 | 之 | zhī | Zhi | 佛教復興之道 | 
| 254 | 2 | 欣 | xī | to respond; to react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55 | 2 | 欣 | xīn | Xi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56 | 2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monastery; mosqu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57 | 2 | 寺 | sì | a government offic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58 | 2 | 寺 | sì | a eunuch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59 | 2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vihār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0 | 2 | 佛種 | fózhǒng | Chronicle of the Buddhas; Buddhavamsa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261 | 2 | 佛種 | fózhǒng | the seed of Buddhahood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262 | 2 | 師 | shī | teach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3 | 2 | 師 | shī | multitud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4 | 2 | 師 | shī | a host; a lead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5 | 2 | 師 | shī | an exper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6 | 2 | 師 | shī | an example; a model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7 | 2 | 師 | shī | mast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8 | 2 | 師 | shī | a capital city; a well protected plac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69 | 2 | 師 | shī | Shi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0 | 2 | 師 | shī | to imitat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1 | 2 | 師 | shī | troop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2 | 2 | 師 | shī | shi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3 | 2 | 師 | shī | an army divisio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4 | 2 | 師 | shī | the 7th hexagram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5 | 2 | 師 | shī | a lio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6 | 2 | 師 | shī | spiritual guide; teacher; ācāry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77 | 2 | 開辦 | kāibàn | to open; to start business; to set up; to establish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278 | 2 | 地方 | dìfāng | place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79 | 2 | 紹隆 | shàolóng | to continue to develop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280 | 2 | 紹隆 | shàolóng | Shaolong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281 | 2 | 發願 | fā yuàn | Make a Vow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282 | 2 | 發願 | fā yuàn | Making Vows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283 | 2 | 發願 | fā yuàn | to make a vow; praṇidhānaṃ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284 | 2 | 缺乏 | quēfá | to be short of; to lack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285 | 2 | 白 | bái | whit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86 | 2 | 白 | bái | Kangxi radical 106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87 | 2 | 白 | bái | plai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88 | 2 | 白 | bái | to make clear; to state; to explain; to say; to addres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89 | 2 | 白 | bái | pure; clean; stainles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0 | 2 | 白 | bái | brigh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1 | 2 | 白 | bái | a wrongly written charact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2 | 2 | 白 | bái | clea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3 | 2 | 白 | bái | true; sincere; genuin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4 | 2 | 白 | bái | reactionary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5 | 2 | 白 | bái | a wine cup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6 | 2 | 白 | bái | a spoken part in an oper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7 | 2 | 白 | bái | a dialec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8 | 2 | 白 | bái | to understand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99 | 2 | 白 | bái | to repor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0 | 2 | 白 | bái | to accuse; to charge; to sue; to indic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1 | 2 | 白 | bái | empty; blank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2 | 2 | 白 | bái | fre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3 | 2 | 白 | bái | to stare coldly; a scornful look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4 | 2 | 白 | bái | relating to funeral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5 | 2 | 白 | bái | Bai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6 | 2 | 白 | bái | vernacular; spoken languag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7 | 2 | 白 | bái | a symbol for silv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8 | 2 | 白 | bái | clean; avadāt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09 | 2 | 白 | bái | white; śukla; pāṇḍar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10 | 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Buddhism Taiwan | 幾年來的台灣佛教 | 
| 311 | 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Taiwanese Buddhism | 幾年來的台灣佛教 | 
| 312 | 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Buddhism in Taiwan | 幾年來的台灣佛教 | 
| 313 | 2 | 實現 | shíxiàn | to implement; to realize | 希望中國佛學院實現 | 
| 314 | 2 | 希望 | xīwàng | to wish for; to desire; to hope | 實在不能寄予大的希望 | 
| 315 | 2 | 希望 | xīwàng | a wish; a desire | 實在不能寄予大的希望 | 
| 316 | 2 | 前途 | qiántú | prospects; outlook; future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317 | 2 | 聖法 | shèng fǎ | the sacred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18 | 2 | 不 | bù | infix potential marker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319 | 1 | 都 | dū | capital cit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0 | 1 | 都 | dū | a city; a metropolis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1 | 1 | 都 | dōu | all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2 | 1 | 都 | dū | elegant; refined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3 | 1 | 都 | dū | Du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4 | 1 | 都 | dū | to establish a capital cit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5 | 1 | 都 | dū | to reside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6 | 1 | 都 | dū | to total; to tall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27 | 1 | 事實 | shìshí | fact | 這也是事實 | 
| 328 | 1 | 好好 | hǎo hǎo | in good condition; perfectly good; carefully; well; thoroughly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29 | 1 | 澄 | chéng | pur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30 | 1 | 澄 | chéng | clear; transparen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31 | 1 | 澄 | dèng | to purify water by settling out sedimen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32 | 1 | 澄 | chéng | to clean; to cleans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33 | 1 | 興隆 | xīnglóng | prosperous; thriving; flourishing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334 | 1 | 普 | pǔ | common; general; popular; everywhere; universal; extensiv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35 | 1 | 普 | pǔ | Prussi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36 | 1 | 普 | pǔ | Pu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37 | 1 | 普 | pǔ | equally; impartially; universal; samant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338 | 1 | 起 | qǐ | to arise; to get up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39 | 1 | 起 | qǐ | to rise; to raise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0 | 1 | 起 | qǐ | to grow out of; to bring forth; to emerge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1 | 1 | 起 | qǐ | to 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t); to take up a post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2 | 1 | 起 | qǐ | to start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3 | 1 | 起 | qǐ | to establish; to build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4 | 1 | 起 | qǐ | to draft; to draw up (a plan)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5 | 1 | 起 | qǐ | opening sentence; opening verse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6 | 1 | 起 | qǐ | to get out of bed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7 | 1 | 起 | qǐ | to recover; to heal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8 | 1 | 起 | qǐ | to take out; to extract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49 | 1 | 起 | qǐ |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n action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50 | 1 | 起 | qǐ | marks the sufficiency of an action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51 | 1 | 起 | qǐ | to call back from mourning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52 | 1 | 起 | qǐ | to take place; to occur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53 | 1 | 起 | qǐ | to conjecture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54 | 1 | 起 | qǐ | stand up; utthāna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55 | 1 | 求知 | qiúzhī | anxious to learn; keen for knowledge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356 | 1 | 教授 | jiàoshòu | professor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57 | 1 | 教授 | jiàoshòu | to instruct; to lectur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58 | 1 | 教授 | jiàoshòu | Jiaoshou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59 | 1 | 教授 | jiàoshòu | Professor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60 | 1 | 並 | bìng | to combine; to amalgamate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61 | 1 | 並 | bìng | to combine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62 | 1 | 並 | bìng | to resemble; to be like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63 | 1 | 並 | bìng | to stand side-by-side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64 | 1 | 並 | bīng | Taiyuan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65 | 1 | 並 | bìng | equally; both; together | 並望對出家的青年好好教育培植 | 
| 366 | 1 | 育 | yù | to produce; to give birth to; to breed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367 | 1 | 育 | yù | to educate; to train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368 | 1 | 育 | yù | to raise; to nurture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369 | 1 | 育 | yù | Yu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370 | 1 | 念 | niàn | to read aloud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1 | 1 | 念 | niàn | to remember; to expect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2 | 1 | 念 | niàn | to miss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3 | 1 | 念 | niàn | to consider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4 | 1 | 念 | niàn | to recite; to chant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5 | 1 | 念 | niàn | to show affection for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6 | 1 | 念 | niàn | a thought; an idea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7 | 1 | 念 | niàn | twenty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8 | 1 | 念 | niàn | memory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79 | 1 | 念 | niàn | an instant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80 | 1 | 念 | niàn | Nian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81 | 1 | 念 | niàn | mindfulness; smrti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82 | 1 | 念 | niàn | a thought; citta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383 | 1 | 焚 | fén | to burn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384 | 1 | 認為 | rènwéi | to believe; to think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385 | 1 | 多 | duō | over; indicates a number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preceding it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86 | 1 | 多 | duó | many; much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87 | 1 | 多 | duō | more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88 | 1 | 多 | duō | excessive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89 | 1 | 多 | duō | abundant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90 | 1 | 多 | duō | to multiply; to acrue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91 | 1 | 多 | duō | Duo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92 | 1 | 多 | duō | ta | 僧青年立志讀書的也不多 | 
| 393 | 1 | 感嘆 | gǎntàn | to sigh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394 | 1 | 學校 | xuéxiào | school | 學校的校長 | 
| 395 | 1 | 聘請 | pìnqǐng | to engage; to employ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396 | 1 | 那 | nā | No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97 | 1 | 那 | nuó | to move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98 | 1 | 那 | nuó | much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99 | 1 | 那 | nuó | stable; quiet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00 | 1 | 那 | nà | na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01 | 1 | 醫院 | yīyuàn | hospital | 醫院的醫師 | 
| 402 | 1 | 界 | jiè | border; boundary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3 | 1 | 界 | jiè | kingdom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4 | 1 | 界 | jiè | territory; region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5 | 1 | 界 | jiè | the world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6 | 1 | 界 | jiè | scope; extent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7 | 1 | 界 | jiè | erathem; stratigraphic unit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8 | 1 | 界 | jiè | to divide; to define a boundary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09 | 1 | 界 | jiè | to adjoin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10 | 1 | 界 | jiè | dhatu; realm; field; domain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11 | 1 | 新竹 | xīnzhú | Xinzhu; Hsinchu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12 | 1 | 畢業 | bìyè | to graduate | 應該鼓舞高中畢業的青年出家 | 
| 413 | 1 | 擔心 | dānxīn | concerned; anxious; worried | 我們更為沒有男眾僧青年讀書而擔心 | 
| 414 | 1 | 何 | hè | to carry on the shoulder | 不知因何未能實現 | 
| 415 | 1 | 何 | hé | what | 不知因何未能實現 | 
| 416 | 1 | 何 | hé | He | 不知因何未能實現 | 
| 417 | 1 | 兩 | liǎng | two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418 | 1 | 兩 | liǎng | a few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419 | 1 | 兩 | liǎng | two; pair; dvi; dvaya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420 | 1 | 令人 | lìngrén | to cause one to; to lead one to | 言之殊令人為佛教的教育前途痛心 | 
| 421 | 1 | 二 | èr | two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22 | 1 | 二 | èr | Kangxi radical 7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23 | 1 | 二 | èr | second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24 | 1 | 二 | èr | twice; double; di-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25 | 1 | 二 | èr | more than one kind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26 | 1 | 二 | èr | two; dvā; dvi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27 | 1 | 冷落 | lěngluò | to treat somebody coldly; to snub; to cold shoulder | 最冷落的是佛教的教育 | 
| 428 | 1 | 冷落 | lěngluò | desolate; unfrequented | 最冷落的是佛教的教育 | 
| 429 | 1 | 寄予 | jìyǔ | to place (hope, importance etc) on; to express; to show; to give | 實在不能寄予大的希望 | 
| 430 | 1 | 印順 | Yìn Shùn | Yin Shun | 印順院長的女眾佛學院 | 
| 431 | 1 | 深 | shēn | deep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2 | 1 | 深 | shēn | profound; penetrating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3 | 1 | 深 | shēn | dark; deep in colo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4 | 1 | 深 | shēn | remote in tim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5 | 1 | 深 | shēn | depth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6 | 1 | 深 | shēn | fa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7 | 1 | 深 | shēn | to withdraw; to reced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8 | 1 | 深 | shēn | thick; lush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39 | 1 | 深 | shēn | intimate; clos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40 | 1 | 深 | shēn | lat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41 | 1 | 深 | shēn | great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42 | 1 | 深 | shēn | grave; serious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43 | 1 | 深 | shēn | to dig; to go deep into; to be well versed i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44 | 1 | 深 | shēn | to survey; to prob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45 | 1 | 算 | suàn | to count; to calculate; to figure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46 | 1 | 算 | suàn | to plan | 最熱鬧的要算佛教的文化界 | 
| 447 | 1 | 幾千 | jǐqiān | several thousand | 但幾千年來住持佛教的以男眾為中心 | 
| 448 | 1 | 出家眾 | chūjiāzhòng | Saṅgha; Saṃgha; 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 今日的佛教出家眾 | 
| 449 | 1 | 昀 | yún | sunligh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450 | 1 | 道 | dào | way; road; path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1 | 1 | 道 | dào | principle; a moral; morality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2 | 1 | 道 | dào | Tao; the Way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3 | 1 | 道 | dào | to say; to speak; to talk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4 | 1 | 道 | dào | to think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5 | 1 | 道 | dào | circuit; a province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6 | 1 | 道 | dào | a course; a channel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7 | 1 | 道 | dào | a method; a way of doing something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8 | 1 | 道 | dào | a doctrine | 佛教復興之道 | 
| 459 | 1 | 道 | dào | Taoism; Daoism | 佛教復興之道 | 
| 460 | 1 | 道 | dào | a skill | 佛教復興之道 | 
| 461 | 1 | 道 | dào | a sect | 佛教復興之道 | 
| 462 | 1 | 道 | dào | a line | 佛教復興之道 | 
| 463 | 1 | 道 | dào | Way | 佛教復興之道 | 
| 464 | 1 | 道 | dào | way; path; marga | 佛教復興之道 | 
| 465 | 1 | 社會 | shèhuì | society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466 | 1 | 很 | hěn | disobey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467 | 1 | 很 | hěn | a dispute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468 | 1 | 很 | hěn | violent; cruel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469 | 1 | 很 | hěn | very; atīva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470 | 1 | 急務 | jíwù | an urgent task; a pressing matter | 當前的急務 | 
| 471 | 1 | 刊 | kān | to print; to publish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72 | 1 | 刊 | kān | to cut down; to chop out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73 | 1 | 刊 | kān | a publication; a periodical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74 | 1 | 刊 | kān | to engrave; to carv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75 | 1 | 刊 | kān | to correct; to edit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76 | 1 | 刊 | kān | restrained; niyata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477 | 1 | 人士 | rénshì | person; figure; public figur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478 | 1 | 能 | néng | can; able | 如何能有效果 | 
| 479 | 1 | 能 | néng | ability; capacity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0 | 1 | 能 | néng | a mythical bear-like beast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1 | 1 | 能 | néng | energy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2 | 1 | 能 | néng | function; use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3 | 1 | 能 | néng | talent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4 | 1 | 能 | néng | expert at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5 | 1 | 能 | néng | to be in harmony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6 | 1 | 能 | néng | to tend to; to care for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7 | 1 | 能 | néng | to reach; to arrive at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8 | 1 | 能 | néng | to be able; śak | 如何能有效果 | 
| 489 | 1 | 深切 | shēnqiē | deep (emotion or thought) | 我深切企禱大德們辦一男眾僧青年修學的佛學院 | 
| 490 | 1 | 準備 | zhǔnbèi | to prepare | 對於經驗師資自有充份的準備 | 
| 491 | 1 | 準備 | zhǔnbèi | to plan | 對於經驗師資自有充份的準備 | 
| 492 | 1 | 長老 | zhǎnglǎo | an elder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93 | 1 | 長老 | zhǎnglǎo | an elder monastic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94 | 1 | 長老 | zhǎnglǎo | Elder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95 | 1 | 後 | hòu | after; later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496 | 1 | 後 | hòu | empress; queen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497 | 1 | 後 | hòu | sovereign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498 | 1 | 後 | hòu | the god of the earth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499 | 1 | 後 | hòu | late; later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 500 | 1 | 後 | hòu | offspring; descendents | 的後起人才而憂心如焚 | 
Frequencies of all Words
Top 610
| Rank | Frequency | Chinese | Pinyin | English | Usage | 
|---|---|---|---|---|---|
| 1 | 48 | 的 | de | possessive particle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2 | 48 | 的 | de | structural particle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3 | 48 | 的 | de | complement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4 | 48 | 的 | de | a substitute for something already referred to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5 | 22 | 佛教 | fójiào | Buddhism | 佛教需要人才 | 
| 6 | 22 | 佛教 | fó jiào | the Buddha teachings | 佛教需要人才 | 
| 7 | 16 | 教育 | jiàoyù | education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8 | 16 | 教育 | jiàoyù | to educate; to teach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9 | 11 | 青年 | qīngnián | youth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10 | 10 | 我們 | wǒmen | we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1 | 10 | 眾 | zhòng | many; numerous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2 | 10 | 眾 | zhòng | masses; people; multitude; crowd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3 | 10 | 眾 | zhòng | general; common; public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4 | 10 | 眾 | zhòng | many; all; sarva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5 | 9 | 為 | wèi | for; to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6 | 9 | 為 | wèi | because of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7 | 9 | 為 | wéi | to act as; to serv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8 | 9 | 為 | wéi | to change into; to becom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19 | 9 | 為 | wéi | to be; is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0 | 9 | 為 | wéi | to do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1 | 9 | 為 | wèi | fo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 | 9 | 為 | wèi | because of; for; to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 | 9 | 為 | wèi | to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4 | 9 | 為 | wéi | in a passive constructio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5 | 9 | 為 | wéi | forming a rehetorical questio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6 | 9 | 為 | wéi | forming an adverb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7 | 9 | 為 | wéi | to add emphasis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8 | 9 | 為 | wèi | to support; to help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9 | 9 | 為 | wéi | to gover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30 | 8 | 男 | nán | male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31 | 8 | 男 | nán | male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32 | 8 | 男 | nán | a baron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33 | 8 | 男 | nán | Nan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34 | 8 | 男 | nán | male; nara | 或是沒有完善的男眾的教育而惋惜 | 
| 35 | 7 | 人才 | réncái | a talented person | 佛教需要人才 | 
| 36 | 7 | 人才 | réncái | talent | 佛教需要人才 | 
| 37 | 7 | 女 | nǚ | female; feminin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38 | 7 | 女 | nǚ | femal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39 | 7 | 女 | nǚ | Kangxi radical 38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0 | 7 | 女 | nǜ | to marry off a daughter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1 | 7 | 女 | nǚ | daughter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2 | 7 | 女 | rǔ | you; thou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3 | 7 | 女 | nǚ | soft; feminin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4 | 7 | 女 | nǚ | the Maiden lunar lodging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5 | 7 | 女 | rǔ | you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6 | 7 | 女 | nǚ | woman; nārī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7 | 7 | 女 | nǚ | daughter; duhitṛ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8 | 6 | 是 | shì | is; are; am; to be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49 | 6 | 是 | shì | is exactly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0 | 6 | 是 | shì | is suitable; is in contrast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1 | 6 | 是 | shì | this; that; those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2 | 6 | 是 | shì | really; certainly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3 | 6 | 是 | shì | correct; yes; affirmative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4 | 6 | 是 | shì | true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5 | 6 | 是 | shì | is; has; exists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6 | 6 | 是 | shì | used between repetitions of a word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7 | 6 | 是 | shì | a matter; an affair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8 | 6 | 是 | shì | Shi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59 | 6 | 是 | shì | is; bhū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60 | 6 | 是 | shì | this; idam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61 | 5 | 佛學院 | Fóxuéyuàn | Buddhist college; see 佛光山叢林學院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62 | 5 | 佛學院 | fóxuéyuàn | Buddhist college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63 | 5 | 文化 | wénhuà | culture | 文化 | 
| 64 | 5 | 文化 | wénhuà | civilization | 文化 | 
| 65 | 5 | 但 | dàn | but; yet; however | 但從事教育 | 
| 66 | 5 | 但 | dàn | merely; only | 但從事教育 | 
| 67 | 5 | 但 | dàn | vainly | 但從事教育 | 
| 68 | 5 | 但 | dàn | promptly | 但從事教育 | 
| 69 | 5 | 但 | dàn | all | 但從事教育 | 
| 70 | 5 | 但 | dàn | Dan | 但從事教育 | 
| 71 | 5 | 但 | dàn | only; kevala | 但從事教育 | 
| 72 | 5 | 需要 | xūyào | to need; to want; to demand; needs; to require | 佛教需要人才 | 
| 73 | 5 | 需要 | xūyào | needs; requirements | 佛教需要人才 | 
| 74 | 5 | 辦 | bàn | to do; to manage; to handle; to go about; to run; to deal with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75 | 5 | 辦 | bàn | to set up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76 | 5 | 辦 | bàn | to prepare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77 | 5 | 辦 | bàn | to try and punish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78 | 5 | 辦 | bàn | to purchase | 需要人才就需要先辦教育 | 
| 79 | 5 | 有 | yǒu | is; are; to exist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0 | 5 | 有 | yǒu | to have; to possess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1 | 5 | 有 | yǒu | indicates an estimate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2 | 5 | 有 | yǒu | indicates a large quantity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3 | 5 | 有 | yǒu | indicates an affirmative response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4 | 5 | 有 | yǒu | a certain; used before a person, time, or place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5 | 5 | 有 | yǒu | used to compare two things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6 | 5 | 有 | yǒu | used in a polite formula before certain verbs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7 | 5 | 有 | yǒu | used before the names of dynasties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8 | 5 | 有 | yǒu | a certain thing; what exists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89 | 5 | 有 | yǒu | multiple of ten and ...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90 | 5 | 有 | yǒu | abundant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91 | 5 | 有 | yǒu | purposeful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92 | 5 | 有 | yǒu | You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93 | 5 | 有 | yǒu | 1. existence; 2. becoming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94 | 5 | 有 | yǒu | becoming; bhava | 有兩件比較可喜的事 | 
| 95 | 5 | 沒有 | méiyǒu | to not have; there is not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96 | 5 | 沒有 | méiyǒu | to not have; there is not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97 | 4 | 慈善 | císhàn | benevolent; charitable | 慈善 | 
| 98 | 4 | 慈善 | císhàn | Compassion and Virtue | 慈善 | 
| 99 | 4 | 讀書 | dúshū | to study; to read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100 | 4 | 僧 | sēng | a Buddhist monk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101 | 4 | 僧 | sēng | a person with dark skin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102 | 4 | 僧 | sēng | Seng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103 | 4 | 僧 | sēng | Sangha; monastic community | 佛教僧青年很少有讀書求知的志願和熱忱 | 
| 104 | 4 | 出家 | chūjiā | to become ordained as a monk or nun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105 | 4 | 出家 | chūjiā | to renounce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106 | 4 | 出家 | chūjiā | leaving home; to become a monk or nun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107 | 4 | 主辦 | zhǔbàn | to host; to sponsor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08 | 4 | 而 | ér | and; as well as; but (not); yet (not)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09 | 4 | 而 | ér | Kangxi radical 126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0 | 4 | 而 | ér | you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1 | 4 | 而 | ér | not only ... but also ....; ... as well as ...; moreover;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2 | 4 | 而 | ér | right away; then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3 | 4 | 而 | ér | but; yet; however; while; nevertheless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4 | 4 | 而 | ér | if; in case; in the event that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5 | 4 | 而 | ér | 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6 | 4 | 而 | ér | how can it be that?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7 | 4 | 而 | ér | so as to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8 | 4 | 而 | ér | only then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19 | 4 | 而 | ér | as if; to seem lik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20 | 4 | 而 | néng | can; abl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21 | 4 | 而 | ér | whiskers on the cheeks; sideburns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22 | 4 | 而 | ér | m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23 | 4 | 而 | ér | to arrive; up to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24 | 4 | 而 | ér | possessive | 但我們又為台灣佛教教育沒有學僧而憂慮 | 
| 125 | 3 | 眾僧 | zhòngsēng | Saṅgha; 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 我們很為台灣男眾僧青年無處入學為念 | 
| 126 | 3 | 台灣 | Táiwān | Taiwan | 台灣這個地方 | 
| 127 | 3 | 老 | lǎo | old; aged; elderly; aging | 老的已經老了 | 
| 128 | 3 | 老 | lǎo | Kangxi radical 125 | 老的已經老了 | 
| 129 | 3 | 老 | lǎo | indicates seniority or age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0 | 3 | 老 | lǎo | vegetables that have become old and tough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1 | 3 | 老 | lǎo | always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2 | 3 | 老 | lǎo | very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3 | 3 | 老 | lǎo | experienced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4 | 3 | 老 | lǎo | humble self-reference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5 | 3 | 老 | lǎo | of long standing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6 | 3 | 老 | lǎo | dark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7 | 3 | 老 | lǎo | outdated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8 | 3 | 老 | lǎo | old people; the elderly | 老的已經老了 | 
| 139 | 3 | 老 | lǎo | parents | 老的已經老了 | 
| 140 | 3 | 老 | lǎo | indicates familiarity | 老的已經老了 | 
| 141 | 3 | 老 | lǎo | for a long time | 老的已經老了 | 
| 142 | 3 | 學院 | xuéyuàn | college; educational institute; school; faculty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143 | 3 | 於 | yú | in; at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44 | 3 | 於 | yú | in; at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45 | 3 | 於 | yú | in; at; to; from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46 | 3 | 於 | yú | to go; to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47 | 3 | 於 | yú | to rely on; to depend on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48 | 3 | 於 | yú | to go to; to arrive at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49 | 3 | 於 | yú | from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0 | 3 | 於 | yú | give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1 | 3 | 於 | yú | oppposing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2 | 3 | 於 | yú | and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3 | 3 | 於 | yú | compared to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4 | 3 | 於 | yú | by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5 | 3 | 於 | yú | and; as well as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6 | 3 | 於 | yú | for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7 | 3 | 於 | yú | Yu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8 | 3 | 於 | wū | a crow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59 | 3 | 於 | wū | whew; wow | 我們始終認為是寄望於教徒熱心於佛教的教育 | 
| 160 | 3 | 聞 | wén | to hear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1 | 3 | 聞 | wén | We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2 | 3 | 聞 | wén | sniff at; to smell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3 | 3 | 聞 | wén | to be widely know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4 | 3 | 聞 | wén | to confirm; to accept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5 | 3 | 聞 | wén | informatio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6 | 3 | 聞 | wèn | famous; well know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7 | 3 | 聞 | wén | knowledge; learning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8 | 3 | 聞 | wèn | popularity; prestige; reputatio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69 | 3 | 聞 | wén | to questio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70 | 3 | 聞 | wén | hearing; śruti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171 | 3 | 以 | yǐ | so as to; in order to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2 | 3 | 以 | yǐ | to use; to regard as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3 | 3 | 以 | yǐ | to use; to grasp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4 | 3 | 以 | yǐ | according to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5 | 3 | 以 | yǐ | because of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6 | 3 | 以 | yǐ | on a certain date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7 | 3 | 以 | yǐ | and; as well as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8 | 3 | 以 | yǐ | to rely on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79 | 3 | 以 | yǐ | to regard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0 | 3 | 以 | yǐ | to be able to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1 | 3 | 以 | yǐ | to order; to command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2 | 3 | 以 | yǐ | further; moreover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3 | 3 | 以 | yǐ | used after a verb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4 | 3 | 以 | yǐ | very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5 | 3 | 以 | yǐ | already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6 | 3 | 以 | yǐ | increasingly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7 | 3 | 以 | yǐ | a reason; a cause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8 | 3 | 以 | yǐ | Israel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89 | 3 | 以 | yǐ | Yi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90 | 3 | 以 | yǐ | use; yogena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191 | 3 | 要 | yào | to want; to wish for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2 | 3 | 要 | yào | if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3 | 3 | 要 | yào | to be about to; in the futur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4 | 3 | 要 | yào | to wan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5 | 3 | 要 | yāo | a treaty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6 | 3 | 要 | yào | to reques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7 | 3 | 要 | yào | essential points; crux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8 | 3 | 要 | yāo | wais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199 | 3 | 要 | yāo | to cinch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0 | 3 | 要 | yāo | waistband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1 | 3 | 要 | yāo | Yao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2 | 3 | 要 | yāo | to pursue; to seek; to strive for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3 | 3 | 要 | yāo | to force; to coerce; to threaten; to compell; to intimidat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4 | 3 | 要 | yāo | to obstruct; to intercep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5 | 3 | 要 | yāo | to agree with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6 | 3 | 要 | yāo | to invite; to welcom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7 | 3 | 要 | yào | to summariz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8 | 3 | 要 | yào | essential; importan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09 | 3 | 要 | yào | to desir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0 | 3 | 要 | yào | to demand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1 | 3 | 要 | yào | to need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2 | 3 | 要 | yào | should; mus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3 | 3 | 要 | yào | migh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4 | 3 | 要 | yào | or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215 | 3 | 三藏 | sān Zàng | San Zang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16 | 3 | 三藏 | sān Zàng | Buddhist Cano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17 | 3 | 三藏 | sān Zàng | Tripitaka; Tripiṭaka; Tipitak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218 | 3 | 最 | zuì | most; extremely; exceedingly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219 | 3 | 最 | zuì | superior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220 | 3 | 最 | zuì | top place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221 | 3 | 最 | zuì | in sum; altogether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222 | 3 | 最 | zuì | to assemble together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223 | 3 | 所 | suǒ | measure word for houses, small buildings and institutions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4 | 3 | 所 | suǒ | an office; an institut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5 | 3 | 所 | suǒ | introduces a relative claus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6 | 3 | 所 | suǒ | it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7 | 3 | 所 | suǒ | if; supposing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8 | 3 | 所 | suǒ | a few; various; som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29 | 3 | 所 | suǒ | a place; a locatio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0 | 3 | 所 | suǒ | indicates a passive voic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1 | 3 | 所 | suǒ | that which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2 | 3 | 所 | suǒ | an ordinal numbe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3 | 3 | 所 | suǒ | meaning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4 | 3 | 所 | suǒ | garrison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5 | 3 | 所 | suǒ | place; pradeśa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6 | 3 | 所 | suǒ | that which; yad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237 | 3 | 了 | le | completion of an actio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38 | 3 | 了 | liǎo | to know; to understan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39 | 3 | 了 | liǎo | to understand; to know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0 | 3 | 了 | liào | to look afar from a high plac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1 | 3 | 了 | le | modal particl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2 | 3 | 了 | le | particle used in certain fixed expressions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3 | 3 | 了 | liǎo | to complet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4 | 3 | 了 | liǎo | completely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5 | 3 | 了 | liǎo | clever; intelligen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6 | 3 | 了 | liǎo | to know; jñāt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47 | 3 | 就是 | jiùshì | is precisely; is exactly | 就是有處可學 | 
| 248 | 3 | 就是 | jiùshì | even if; even | 就是有處可學 | 
| 249 | 3 | 就是 | jiùshì |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forming a question seeking approval | 就是有處可學 | 
| 250 | 3 | 就是 | jiùshì | agree | 就是有處可學 | 
| 251 | 3 | 中國佛學院 | zhōngguó fóxuéyuàn |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 中國佛學院 | 
| 252 | 2 | 也 | yě | also; too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3 | 2 | 也 | yě | a final modal particle indicating certainy or decision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4 | 2 | 也 | yě | either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5 | 2 | 也 | yě | even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6 | 2 | 也 | yě | used to soften the tone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7 | 2 | 也 | yě | used for emphasis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8 | 2 | 也 | yě | used to mark contrast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59 | 2 | 也 | yě | used to mark compromise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60 | 2 | 也 | yě | ya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261 | 2 | 對 | duì | to; toward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2 | 2 | 對 | duì | to oppose; to face; to regard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3 | 2 | 對 | duì | correct; right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4 | 2 | 對 | duì | pair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5 | 2 | 對 | duì | opposing; opposit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6 | 2 | 對 | duì | duilian; couplet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7 | 2 | 對 | duì | yes; affirmativ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8 | 2 | 對 | duì | to treat; to regard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69 | 2 | 對 | duì | to confirm; to agre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0 | 2 | 對 | duì | to correct; to make conform; to check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1 | 2 | 對 | duì | to mix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2 | 2 | 對 | duì | a pair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3 | 2 | 對 | duì | to respond; to answer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4 | 2 | 對 | duì | mutual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5 | 2 | 對 | duì | parallel; alternating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6 | 2 | 對 | duì | a command to appear as an audience | 對那樣的佛教教育 | 
| 277 | 2 | 請 | qǐng | to ask; to inquir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78 | 2 | 請 | qíng | circumstances; state of affairs; situatio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79 | 2 | 請 | qǐng | to beg; to entrea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0 | 2 | 請 | qǐng | pleas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1 | 2 | 請 | qǐng | to reques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2 | 2 | 請 | qǐng | to hire; to employ; to engag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3 | 2 | 請 | qǐng | to make an appointmen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4 | 2 | 請 | qǐng | to gree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5 | 2 | 請 | qǐng | to invit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286 | 2 | 經驗 | jīngyàn | experience | 有豐富的從事佛教教育的經驗 | 
| 287 | 2 | 經驗 | jīngyàn | to experience | 有豐富的從事佛教教育的經驗 | 
| 288 | 2 | 師資 | shīzī | qualified teacher | 但由於經濟及師資的缺乏 | 
| 289 | 2 | 教 | jiāo | to teach; to educate; to instruct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0 | 2 | 教 | jiào | a school of thought; a sect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1 | 2 | 教 | jiào | to make; to cause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2 | 2 | 教 | jiào | religion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3 | 2 | 教 | jiào | instruction; a teaching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4 | 2 | 教 | jiào | Jiao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5 | 2 | 教 | jiào | a directive; an order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6 | 2 | 教 | jiào | to urge; to incite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7 | 2 | 教 | jiào | to pass on; to convey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8 | 2 | 教 | jiào | etiquette | 總是感嘆教中缺少這些人才 | 
| 299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dean; directo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300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scribe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301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a low ranking military office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302 | 2 | 院長 | yuànzhǎng | 1. Chancellor (of education dept.); 2. President (of council); 3. Director | 第二是欣聞本刊上期新聞版所刊載的新竹一同寺玄深尼師聘請印順法師為院長 | 
| 303 | 2 | 短期 | duǎnqī | short-term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304 | 2 | 上 | shàng | top; a high positio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05 | 2 | 上 | shang | top; the position on or above something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06 | 2 | 上 | shàng | to go up; to go forwar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07 | 2 | 上 | shàng | shang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08 | 2 | 上 | shàng | previous; las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09 | 2 | 上 | shàng | high; highe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0 | 2 | 上 | shàng | advance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1 | 2 | 上 | shàng | a monarch; a sovereig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2 | 2 | 上 | shàng | tim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3 | 2 | 上 | shàng | to do 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 at a set time; to go to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4 | 2 | 上 | shàng | fa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5 | 2 | 上 | shàng | big; as big as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6 | 2 | 上 | shàng | abundant; plentiful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7 | 2 | 上 | shàng | to repor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8 | 2 | 上 | shàng | to offe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19 | 2 | 上 | shàng | to go on stag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0 | 2 | 上 | shàng | to take office; to assume a pos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1 | 2 | 上 | shàng | to install; to erec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2 | 2 | 上 | shàng | to suffer; to sustai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3 | 2 | 上 | shàng | to bur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4 | 2 | 上 | shàng | to remember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5 | 2 | 上 | shang | on; in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6 | 2 | 上 | shàng | upwar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7 | 2 | 上 | shàng | to add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8 | 2 | 上 | shàng | to fix; to install; to apply (powder, makeup, etc)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29 | 2 | 上 | shàng | to mee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0 | 2 | 上 | shàng | falling then rising (4th) ton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1 | 2 | 上 | shang | used after a verb indicating a result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2 | 2 | 上 | shàng | a musical not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3 | 2 | 上 | shàng | higher, superior; uttar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4 | 2 | 佛法 | fófǎ | Dharma; Dhamma; Buddha-Dhárma; Buddhist doctrine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5 | 2 | 佛法 | fófǎ | the power of the Buddh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6 | 2 | 佛法 | fófǎ | Buddha's Teaching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7 | 2 | 佛法 | fófǎ | Dharma; Buddha-Dhárma | 往往請了社會上不信奉佛法的人士充任 | 
| 338 | 2 | 不是 | bùshi | no; is not; not | 即使不是短期的 | 
| 339 | 2 | 不是 | bùshì | a fault; an error | 即使不是短期的 | 
| 340 | 2 | 不是 | bùshì | illegal | 即使不是短期的 | 
| 341 | 2 | 不是 | bùshì | or else; otherwise | 即使不是短期的 | 
| 342 | 2 | 大德 | dàdé | most virtuous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43 | 2 | 大德 | dàdé | Dade reign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44 | 2 | 大德 | dàdé | a major festival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45 | 2 | 大德 | dàdé | most virtuous; bhadanta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46 | 2 | 大德 | dàdé | Great Virtue; Yaññadatta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47 | 2 | 因為 | yīnwèi | because; owing to; on account of | 因為沒有青年男僧讀書 | 
| 348 | 2 | 人 | rén | person; people; a human being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49 | 2 | 人 | rén | Kangxi radical 9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0 | 2 | 人 | rén | a kind of person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1 | 2 | 人 | rén | everybody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2 | 2 | 人 | rén | adult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3 | 2 | 人 | rén | somebody; others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4 | 2 | 人 | rén | an upright person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5 | 2 | 人 | rén | person; manuṣya; puruṣa; pudgala | 以那些人來主辦佛教的事業 | 
| 356 | 2 | 故 | gù | purposely; intentionally; deliberately; knowingly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57 | 2 | 故 | gù | old; ancient; former; past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58 | 2 | 故 | gù | reason; cause; purpose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59 | 2 | 故 | gù | to die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0 | 2 | 故 | gù | so; therefore; hence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1 | 2 | 故 | gù | original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2 | 2 | 故 | gù | accident; happening; instance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3 | 2 | 故 | gù | a friend; an acquaintance; friendship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4 | 2 | 故 | gù | something in the past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5 | 2 | 故 | gù | deceased; dead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6 | 2 | 故 | gù | still; yet | 故索性以女眾為主 | 
| 367 | 2 | 有些 | yǒuxiē | some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68 | 2 | 有些 | yǒuxiē | somewhat | 我們常聽到有些大德要發心興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 | 
| 369 | 2 | 張 | zhāng | a sheet; a leaf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0 | 2 | 張 | zhāng | Zhang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1 | 2 | 張 | zhāng | to open; to draw [a bow]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2 | 2 | 張 | zhāng | idea; though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3 | 2 | 張 | zhāng | to fix strings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4 | 2 | 張 | zhāng | to unfold; to unroll; to stretch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5 | 2 | 張 | zhāng | to boast; to exaggerat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6 | 2 | 張 | zhāng | to expand; to magnify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7 | 2 | 張 | zhāng | to display; to exhibit; to publish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8 | 2 | 張 | zhāng | to catch animals with a net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79 | 2 | 張 | zhāng | to spy on; to look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0 | 2 | 張 | zhāng | large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1 | 2 | 張 | zhàng | swollen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2 | 2 | 張 | zhāng | Zhang [constellation]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3 | 2 | 張 | zhāng | to open a new business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4 | 2 | 張 | zhāng | to fear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5 | 2 | 張 | zhāng | open; vivṛta | 前聞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擬請張澄基教授主辦 | 
| 386 | 2 | 從事 | cóngshì | to deal with; to handle; to do | 但從事教育 | 
| 387 | 2 | 從事 | cóngshì | to go for; to engage in; to undertake | 但從事教育 | 
| 388 | 2 | 從事 | cóngshì | Attendant | 但從事教育 | 
| 389 | 2 | 之 | zhī | him; her; them; that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0 | 2 | 之 | zhī | used between a modifier and a word to form a word group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1 | 2 | 之 | zhī | to go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2 | 2 | 之 | zhī | this; that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3 | 2 | 之 | zhī | genetive marker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4 | 2 | 之 | zhī | it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5 | 2 | 之 | zhī | in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6 | 2 | 之 | zhī | all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7 | 2 | 之 | zhī | and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8 | 2 | 之 | zhī | however | 佛教復興之道 | 
| 399 | 2 | 之 | zhī | if | 佛教復興之道 | 
| 400 | 2 | 之 | zhī | then | 佛教復興之道 | 
| 401 | 2 | 之 | zhī | to arrive; to go | 佛教復興之道 | 
| 402 | 2 | 之 | zhī | is | 佛教復興之道 | 
| 403 | 2 | 之 | zhī | to use | 佛教復興之道 | 
| 404 | 2 | 之 | zhī | Zhi | 佛教復興之道 | 
| 405 | 2 | 欣 | xīn | happily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06 | 2 | 欣 | xī | to respond; to react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07 | 2 | 欣 | xīn | Xin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08 | 2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monastery; mosqu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09 | 2 | 寺 | sì | a government offic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0 | 2 | 寺 | sì | a eunuch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1 | 2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vihār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2 | 2 | 佛種 | fózhǒng | Chronicle of the Buddhas; Buddhavamsa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413 | 2 | 佛種 | fózhǒng | the seed of Buddhahood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414 | 2 | 師 | shī | teach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5 | 2 | 師 | shī | multitud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6 | 2 | 師 | shī | a host; a lead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7 | 2 | 師 | shī | an exper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8 | 2 | 師 | shī | an example; a model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19 | 2 | 師 | shī | mast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0 | 2 | 師 | shī | a capital city; a well protected plac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1 | 2 | 師 | shī | Shi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2 | 2 | 師 | shī | to imitat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3 | 2 | 師 | shī | troop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4 | 2 | 師 | shī | shi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5 | 2 | 師 | shī | an army divisio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6 | 2 | 師 | shī | the 7th hexagram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7 | 2 | 師 | shī | a lio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8 | 2 | 師 | shī | spiritual guide; teacher; ācāry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29 | 2 | 開辦 | kāibàn | to open; to start business; to set up; to establish | 欣聞女眾佛學院開辦 | 
| 430 | 2 | 地方 | dìfāng | place | 不少地方也辦過講習會 | 
| 431 | 2 | 紹隆 | shàolóng | to continue to develop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432 | 2 | 紹隆 | shàolóng | Shaolong | 感到紹隆佛種無人 | 
| 433 | 2 | 發願 | fā yuàn | Make a Vow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434 | 2 | 發願 | fā yuàn | Making Vows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435 | 2 | 發願 | fā yuàn | to make a vow; praṇidhānaṃ | 台灣男青年發願出家 | 
| 436 | 2 | 這 | zhè | this; these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37 | 2 | 這 | zhèi | this; these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38 | 2 | 這 | zhè | now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39 | 2 | 這 | zhè | immediately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40 | 2 | 這 | zhè | particle with no meaning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41 | 2 | 這 | zhè | this; ayam; idam | 我們深信這二位長老 | 
| 442 | 2 | 缺乏 | quēfá | to be short of; to lack | 佛教教育最缺乏 | 
| 443 | 2 | 白 | bái | whit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44 | 2 | 白 | bái | Kangxi radical 106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45 | 2 | 白 | bái | plain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46 | 2 | 白 | bái | to make clear; to state; to explain; to say; to addres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47 | 2 | 白 | bái | pure; clean; stainles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48 | 2 | 白 | bái | brigh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49 | 2 | 白 | bái | a wrongly written charact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0 | 2 | 白 | bái | clea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1 | 2 | 白 | bái | true; sincere; genuin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2 | 2 | 白 | bái | reactionary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3 | 2 | 白 | bái | a wine cup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4 | 2 | 白 | bái | a spoken part in an oper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5 | 2 | 白 | bái | a dialec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6 | 2 | 白 | bái | to understand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7 | 2 | 白 | bái | to repor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8 | 2 | 白 | bái | to accuse; to charge; to sue; to indict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59 | 2 | 白 | bái | in vain; to no purpose; for nothing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0 | 2 | 白 | bái | merely; simply; only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1 | 2 | 白 | bái | empty; blank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2 | 2 | 白 | bái | fre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3 | 2 | 白 | bái | to stare coldly; a scornful look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4 | 2 | 白 | bái | relating to funerals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5 | 2 | 白 | bái | Bai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6 | 2 | 白 | bái | vernacular; spoken language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7 | 2 | 白 | bái | a symbol for silver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8 | 2 | 白 | bái | clean; avadāt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69 | 2 | 白 | bái | white; śukla; pāṇḍar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70 | 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Buddhism Taiwan | 幾年來的台灣佛教 | 
| 471 | 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Taiwanese Buddhism | 幾年來的台灣佛教 | 
| 472 | 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Buddhism in Taiwan | 幾年來的台灣佛教 | 
| 473 | 2 | 實現 | shíxiàn | to implement; to realize | 希望中國佛學院實現 | 
| 474 | 2 | 希望 | xīwàng | to wish for; to desire; to hope | 實在不能寄予大的希望 | 
| 475 | 2 | 希望 | xīwàng | a wish; a desire | 實在不能寄予大的希望 | 
| 476 | 2 | 前途 | qiántú | prospects; outlook; future | 佛教前途的興隆 | 
| 477 | 2 | 聖法 | shèng fǎ | the sacred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 第一是十普寺白聖法師辦的佛教三藏學院 | 
| 478 | 2 | 也是 | yěshì | in addition | 這也是事實 | 
| 479 | 2 | 也是 | yěshì | either | 這也是事實 | 
| 480 | 2 | 不 | bù | not; no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1 | 2 | 不 | bù | expresses that a certain condition cannot be acheived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2 | 2 | 不 | bù | as a correlative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3 | 2 | 不 | bù | no (answering a question)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4 | 2 | 不 | bù | forms a negative adjective from a noun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5 | 2 | 不 | bù |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to form a question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6 | 2 | 不 | bù | to form a yes or no question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7 | 2 | 不 | bù | infix potential marker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8 | 2 | 不 | bù | no; na | 我們不否認女眾受教育的重要 | 
| 489 | 1 | 都 | dōu | all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0 | 1 | 都 | dū | capital cit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1 | 1 | 都 | dū | a city; a metropolis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2 | 1 | 都 | dōu | all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3 | 1 | 都 | dū | elegant; refined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4 | 1 | 都 | dū | Du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5 | 1 | 都 | dōu | alread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6 | 1 | 都 | dū | to establish a capital cit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7 | 1 | 都 | dū | to reside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8 | 1 | 都 | dū | to total; to tally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499 | 1 | 都 | dōu | all; sarva | 但那都是短期的 | 
| 500 | 1 | 事實 | shìshí | fact | 這也是事實 | 
Keywords
Top keywords ordered by frequency in comparison to occurrence across the entire corpus
|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 Pinyin | English | 
|---|---|---|---|
| 众 | 眾 | zhòng | many; all; sarva | 
| 男 | nán | male; nara | |
| 女 | 
 | 
 | |
| 是 | 
 | 
 | |
| 佛学院 | 佛學院 | 
 | 
 | 
| 但 | dàn | only; kevala | |
| 有 | 
 | 
 | |
| 慈善 | císhàn | Compassion and Virtue | |
| 僧 | sēng | Sangha; monastic community | |
| 出家 | 
 | 
 | 
People, places
and other proper nouns
|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 Pinyin | English | 
|---|---|---|---|
| 佛法 | 102 | 
 | |
| 教育部 | 106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
| 觉世 | 覺世 | 106 | Awakening the World Periodical | 
| 三藏 | 115 | 
 | |
| 台湾 | 台灣 | 84 | Taiwan | 
| 台湾佛教 | 台灣佛教 | 116 | 
 | 
| 新竹 | 120 | Xinzhu; Hsinchu | |
| 印顺 | 印順 | 89 | Yin Shun | 
| 印顺法师 | 印順法師 | 121 | Yin Shun | 
| 中国佛学院 | 中國佛學院 | 122 |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 
| 众僧 | 眾僧 | 122 | Saṅgha; 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 
Glossary
Buddhist terminology, except the proper nouns listed above. Number of terms: 8.
|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 Pinyin | English | 
|---|---|---|---|
| 出家众 | 出家眾 | 99 | Saṅgha; Saṃgha; 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 
| 发愿 | 發願 | 102 | 
 | 
| 佛学院 | 佛學院 | 70 | 
 | 
| 尼师 | 尼師 | 110 | Bhiksuni; a nun; a bhikṣuṇī; bhikkhunī | 
| 圣法 | 聖法 | 115 | the sacred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 
| 台湾佛教 | 台灣佛教 | 116 | 
 | 
| 学僧 | 學僧 | 120 | 
 | 
| 住持 | 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