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ssary and Vocabulary for Buddhist Affinities over a Century 7 - A Monastic's Faith 1 《百年佛緣7-僧信篇1》, My Contact with Taiwanese Grassroots Buddhism Figures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Corpus Vocabulary Analysis
Contents
Frequencies of Lexical Words
| Rank | Frequency | Chinese | Pinyin | English | Example Usage |
|---|---|---|---|---|---|
| 1 | 170 | 我 | wǒ | self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 | 170 | 我 | wǒ | [my] dear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3 | 170 | 我 | wǒ | Wo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4 | 170 | 我 | wǒ | self; atman; atta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5 | 170 | 我 | wǒ | ga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6 | 92 | 在 | zài | in; at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7 | 92 | 在 | zài | to exist; to be living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8 | 92 | 在 | zài | to consist of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9 | 92 | 在 | zài | to be at a post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0 | 92 | 在 | zài | in; bhū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1 | 79 | 他 | tā | other; another; some other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12 | 79 | 他 | tā | other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13 | 79 | 他 | tā | tha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14 | 79 | 他 | tā | ṭha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15 | 79 | 他 | tā | other; anya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16 | 78 | 佛教 | fójiào | Buddhism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7 | 78 | 佛教 | fó jiào | the Buddha teachings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8 | 61 | 也 | yě | ya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19 | 51 | 一 | yī | on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0 | 51 | 一 | yī | Kangxi radical 1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1 | 51 | 一 | yī | pure; concentrated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 | 51 | 一 | yī | firs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3 | 51 | 一 | yī | the sam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4 | 51 | 一 | yī | sole; singl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5 | 51 | 一 | yī | a very small amoun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6 | 51 | 一 | yī | Yi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7 | 51 | 一 | yī | other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8 | 51 | 一 | yī | to unif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9 | 51 | 一 | yī | accidentally; coincidentall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0 | 51 | 一 | yī | abruptly; suddenl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1 | 51 | 一 | yī | one; eka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2 | 48 | 了 | liǎo | to know; to understand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33 | 48 | 了 | liǎo | to understand; to know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34 | 48 | 了 | liào | to look afar from a high place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35 | 48 | 了 | liǎo | to complete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36 | 48 | 了 | liǎo | clever; intelligent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37 | 48 | 了 | liǎo | to know; jñāta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38 | 47 | 台灣 | Táiwān | Taiwa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39 | 45 | 後來 | hòulái | afterwards; later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40 | 45 | 後來 | hòulái | people coming later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41 | 44 | 居士 | jūshì | a householder; a person who stays at home | 林錦東居士很友善的對我訴說他的困難 |
| 42 | 44 | 居士 | jūshì | householder | 林錦東居士很友善的對我訴說他的困難 |
| 43 | 44 | 居士 | jūshì | a lay person; a male lay Buddhist; householder | 林錦東居士很友善的對我訴說他的困難 |
| 44 | 40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monastery; mosque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5 | 40 | 寺 | sì | a government office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6 | 40 | 寺 | sì | a eunuch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7 | 40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vihāra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8 | 40 | 到 | dào | to arrive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49 | 40 | 到 | dào | to go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50 | 40 | 到 | dào | careful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51 | 40 | 到 | dào | Dao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52 | 40 | 到 | dào | approach; upagati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53 | 37 | 都 | dū | capital cit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54 | 37 | 都 | dū | a city; a metropoli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55 | 37 | 都 | dōu | all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56 | 37 | 都 | dū | elegant; refine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57 | 37 | 都 | dū | Du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58 | 37 | 都 | dū | to establish a capital cit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59 | 37 | 都 | dū | to resid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60 | 37 | 都 | dū | to total; to tall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61 | 35 | 理事長 | lǐshìzhǎng | director general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62 | 35 | 法師 | fǎshī | Dharma Master; Venerable; a Buddhist monk or nun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63 | 35 | 法師 | fǎshī | a Taoist priest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64 | 35 | 法師 | fǎshī | Venerable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65 | 35 | 法師 | fǎshī | Dharma Teacher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66 | 35 | 法師 | fǎshī | Dharma master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67 | 34 | 就 | jiù | to approach; to move towards; to come towards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68 | 34 | 就 | jiù | to assume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69 | 34 | 就 | jiù | to receive; to suffer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70 | 34 | 就 | jiù | to undergo; to undertake; to engage in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71 | 34 | 就 | jiù | to suit; to accommodate oneself to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72 | 34 | 就 | jiù | to accomplish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73 | 34 | 就 | jiù | to go with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74 | 34 | 就 | jiù | to die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75 | 33 | 會 | huì | can; be able to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76 | 33 | 會 | huì | able to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77 | 33 | 會 | huì | a meeting; a conference; an assembl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78 | 33 | 會 | kuài | to balance an accoun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79 | 33 | 會 | huì | to assembl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0 | 33 | 會 | huì | to mee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1 | 33 | 會 | huì | a temple fair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2 | 33 | 會 | huì | a religious assembl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3 | 33 | 會 | huì | an association; a societ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4 | 33 | 會 | huì | a national or provincial capital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5 | 33 | 會 | huì | an opportunit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6 | 33 | 會 | huì | to understand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7 | 33 | 會 | huì | to be familiar with; to know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8 | 33 | 會 | huì | to be possible; to be likel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89 | 33 | 會 | huì | to be good a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0 | 33 | 會 | huì | a momen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1 | 33 | 會 | huì | to happen to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2 | 33 | 會 | huì | to pa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3 | 33 | 會 | huì | a meeting plac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4 | 33 | 會 | kuài | the seam of a cap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5 | 33 | 會 | huì | in accordance with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6 | 33 | 會 | huì |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7 | 33 | 會 | huì | to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8 | 33 | 會 | huì | Hui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99 | 33 | 會 | huì | combining; samsarga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00 | 33 | 很 | hěn | disobey | 到處都很方便 |
| 101 | 33 | 很 | hěn | a dispute | 到處都很方便 |
| 102 | 33 | 很 | hěn | violent; cruel | 到處都很方便 |
| 103 | 33 | 很 | hěn | very; atīva | 到處都很方便 |
| 104 | 32 | 為 | wéi | to act as; to serve | 為免遭到逮捕 |
| 105 | 32 | 為 | wéi | to change into; to become | 為免遭到逮捕 |
| 106 | 32 | 為 | wéi | to be; is | 為免遭到逮捕 |
| 107 | 32 | 為 | wéi | to do | 為免遭到逮捕 |
| 108 | 32 | 為 | wèi | to support; to help | 為免遭到逮捕 |
| 109 | 32 | 為 | wéi | to govern | 為免遭到逮捕 |
| 110 | 31 | 媽祖 | Māzǔ | Mazu | 適逢媽祖千秋誕辰 |
| 111 | 29 | 宜蘭 | Yílán | Yilan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112 | 26 | 和 | hé | to join together; together with; to accompa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3 | 26 | 和 | hé | peace; harmo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4 | 26 | 和 | hé | H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5 | 26 | 和 | hé | harmonious [soun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6 | 26 | 和 | hé | gentle; amiable; acquiescen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7 | 26 | 和 | hé | warm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8 | 26 | 和 | hé | to harmonize; to make peac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9 | 26 | 和 | hé | a transaction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0 | 26 | 和 | hé | a bell on a chario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1 | 26 | 和 | hé | a musical instrumen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2 | 26 | 和 | hé | a military gat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3 | 26 | 和 | hé | a coffin headboar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4 | 26 | 和 | hé | a skilled worker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5 | 26 | 和 | hé | compatibl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6 | 26 | 和 | hé | calm; peaceful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7 | 26 | 和 | hè | to sing in accompanimen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8 | 26 | 和 | hè | to write a matching poem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9 | 26 | 和 | hé | harmony; gentlenes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30 | 26 | 和 | hé | venerabl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31 | 26 | 林 | lín | a wood; a forest; a grove | 林錦東 |
| 132 | 26 | 林 | lín | Lin | 林錦東 |
| 133 | 26 | 林 | lín | a group of people or tall things resembling a forest | 林錦東 |
| 134 | 26 | 林 | lín | forest; vana | 林錦東 |
| 135 | 24 | 說 | shuō | to say; said; to speak; to talk; speaks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36 | 24 | 說 | yuè | to relax; to enjoy; to be delighted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37 | 24 | 說 | shuì | to persuade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38 | 24 | 說 | shuō | to teach; to recite; to explain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39 | 24 | 說 | shuō | a doctrine; a theory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0 | 24 | 說 | shuō | to claim; to assert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1 | 24 | 說 | shuō | allocution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2 | 24 | 說 | shuō | to criticize; to scold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3 | 24 | 說 | shuō | to indicate; to refer to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4 | 24 | 說 | shuō | speach; vāda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5 | 24 | 說 | shuō | to speak; bhāṣate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146 | 22 | 多 | duō | over; indicates a number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preceding it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47 | 22 | 多 | duó | many; much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48 | 22 | 多 | duō | more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49 | 22 | 多 | duō | excessive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50 | 22 | 多 | duō | abundant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51 | 22 | 多 | duō | to multiply; to acrue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52 | 22 | 多 | duō | Duo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53 | 22 | 多 | duō | ta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154 | 21 | 曾 | zēng | great-grand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155 | 21 | 曾 | zēng | Zeng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156 | 21 | 曾 | céng | layered; tiered; storied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157 | 21 | 曾 | zēng | to add to; to increase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158 | 21 | 曾 | céng | deep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159 | 21 | 擔任 | dānrèn | to serve as; to hold a post; to take charge of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0 | 21 | 就是 | jiùshì | is precisely; is exactly | 他的寶覺寺儼然就是個大陸僧侶接待站 |
| 161 | 21 | 就是 | jiùshì | agree | 他的寶覺寺儼然就是個大陸僧侶接待站 |
| 162 | 20 | 對 | duì | to oppose; to face; to regard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3 | 20 | 對 | duì | correct; right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4 | 20 | 對 | duì | opposing; opposit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5 | 20 | 對 | duì | duilian; couplet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6 | 20 | 對 | duì | yes; affirmativ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7 | 20 | 對 | duì | to treat; to regard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8 | 20 | 對 | duì | to confirm; to agre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69 | 20 | 對 | duì | to correct; to make conform; to check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0 | 20 | 對 | duì | to mix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1 | 20 | 對 | duì | a pair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2 | 20 | 對 | duì | to respond; to answer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3 | 20 | 對 | duì | mutual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4 | 20 | 對 | duì | parallel; alternating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5 | 20 | 對 | duì | a command to appear as an audienc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176 | 20 | 與 | yǔ | to give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77 | 20 | 與 | yǔ | to accompany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78 | 20 | 與 | yù | to particate i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79 | 20 | 與 | yù | of the same kind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80 | 20 | 與 | yù | to help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81 | 20 | 與 | yǔ | for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82 | 20 | 所以 | suǒyǐ | that by which | 所以恢復原名 |
| 183 | 20 | 所以 | suǒyǐ | cause; reason; kāraṇa | 所以恢復原名 |
| 184 | 19 | 由 | yóu | Kangxi radical 102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185 | 19 | 由 | yóu | to follow along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186 | 19 | 由 | yóu | cause; reason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187 | 19 | 由 | yóu | You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188 | 19 | 應該 | yīnggāi | ought to; should; must | 應該前往擔任教師 |
| 189 | 19 | 省 | shěng | provinc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0 | 19 | 省 | shěng | to save; to be frugal; to economiz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1 | 19 | 省 | xǐng | to introspect; to soul-search; to reflec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2 | 19 | 省 | shěng | to simplify; to reduce; to omi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3 | 19 | 省 | xǐng | to become aware; to realize; to understand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4 | 19 | 省 | xǐng | to become conscious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5 | 19 | 省 | xǐng | to visi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6 | 19 | 省 | shěng | provincial capital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7 | 19 | 省 | xǐng | to test; to take an examinatio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8 | 19 | 省 | xǐng | to remember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99 | 19 | 省 | shěng | a department; a government bod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200 | 19 | 省 | shěng | must not; do no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201 | 19 | 時 | shí | time; a point or period of tim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2 | 19 | 時 | shí | a season; a quarter of a year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3 | 19 | 時 | shí | one of the 12 two-hour periods of the da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4 | 19 | 時 | shí | fashionabl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5 | 19 | 時 | shí | fate; destiny; luck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6 | 19 | 時 | shí | occasion; opportunity; chanc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7 | 19 | 時 | shí | tens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8 | 19 | 時 | shí | particular; special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09 | 19 | 時 | shí | to plant; to cultivat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0 | 19 | 時 | shí | an era; a dynast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1 | 19 | 時 | shí | time [abstract]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2 | 19 | 時 | shí | seasonal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3 | 19 | 時 | shí | to wait upon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4 | 19 | 時 | shí | hour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5 | 19 | 時 | shí | appropriate; proper; timel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6 | 19 | 時 | shí | Shi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7 | 19 | 時 | shí | a present; currentlt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8 | 19 | 時 | shí | time; kāla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19 | 19 | 時 | shí | at that time; samaya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20 | 18 | 位 | wèi | position; location; plac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1 | 18 | 位 | wèi | bi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2 | 18 | 位 | wèi | a sea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3 | 18 | 位 | wèi | a pos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4 | 18 | 位 | wèi | a rank; statu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5 | 18 | 位 | wèi | a thron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6 | 18 | 位 | wèi | Wei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7 | 18 | 位 | wèi | the standard form of an objec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8 | 18 | 位 | wèi | a polite form of addres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29 | 18 | 位 | wèi | at; located a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30 | 18 | 位 | wèi | to arrang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31 | 18 | 位 | wèi | to remain standing; avasthā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232 | 18 | 年 | nián | year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3 | 18 | 年 | nián | New Year festival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4 | 18 | 年 | nián | age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5 | 18 | 年 | nián | life span; life expectancy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6 | 18 | 年 | nián | an era; a period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7 | 18 | 年 | nián | a date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8 | 18 | 年 | nián | time; years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39 | 18 | 年 | nián | harvest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40 | 18 | 年 | nián | annual; every year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41 | 18 | 年 | nián | year; varṣa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242 | 18 | 人 | rén | person; people; a human being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3 | 18 | 人 | rén | Kangxi radical 9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4 | 18 | 人 | rén | a kind of person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5 | 18 | 人 | rén | everybody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6 | 18 | 人 | rén | adult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7 | 18 | 人 | rén | somebody; others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8 | 18 | 人 | rén | an upright person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49 | 18 | 人 | rén | person; manuṣya; puruṣa; pudgala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50 | 17 | 但 | dàn | Dan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251 | 17 | 當時 | dāngshí | then; at that time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252 | 16 | 要 | yào | to want; to wish for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3 | 16 | 要 | yào | to wan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4 | 16 | 要 | yāo | a treaty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5 | 16 | 要 | yào | to reques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6 | 16 | 要 | yào | essential points; crux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7 | 16 | 要 | yāo | wais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8 | 16 | 要 | yāo | to cinch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59 | 16 | 要 | yāo | waistband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0 | 16 | 要 | yāo | Yao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1 | 16 | 要 | yāo | to pursue; to seek; to strive for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2 | 16 | 要 | yāo | to force; to coerce; to threaten; to compell; to intimidat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3 | 16 | 要 | yāo | to obstruct; to intercep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4 | 16 | 要 | yāo | to agree with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5 | 16 | 要 | yāo | to invite; to welcom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6 | 16 | 要 | yào | to summariz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7 | 16 | 要 | yào | essential; importan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8 | 16 | 要 | yào | to desir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69 | 16 | 要 | yào | to demand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70 | 16 | 要 | yào | to need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71 | 16 | 要 | yào | should; mus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72 | 16 | 要 | yào | migh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273 | 16 | 住持 | zhùchí | 1. Abbot (male); 2. Abbess (female)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274 | 16 | 住持 | zhùchí | the abbot of a monastery; the director of a monastery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275 | 16 | 住持 | zhùchí | to uphold the Dharma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276 | 16 | 讓 | ràng | to allow; to permit; to yield; to concede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277 | 16 | 讓 | ràng | to transfer; to sell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278 | 16 | 讓 | ràng | Give Way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279 | 16 | 月 | yuè | month | 台中張月珠 |
| 280 | 16 | 月 | yuè | moon | 台中張月珠 |
| 281 | 16 | 月 | yuè | Kangxi radical 74 | 台中張月珠 |
| 282 | 16 | 月 | yuè | moonlight | 台中張月珠 |
| 283 | 16 | 月 | yuè | monthly | 台中張月珠 |
| 284 | 16 | 月 | yuè | shaped like the moon; crescent shaped | 台中張月珠 |
| 285 | 16 | 月 | yuè | Tokharians | 台中張月珠 |
| 286 | 16 | 月 | yuè | China rose | 台中張月珠 |
| 287 | 16 | 月 | yuè | Yue | 台中張月珠 |
| 288 | 16 | 月 | yuè | moon | 台中張月珠 |
| 289 | 16 | 月 | yuè | month; māsa | 台中張月珠 |
| 290 | 15 | 往來 | wǎnglái | to come and go; to retur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91 | 15 | 往來 | wǎnglái | to associate with; to be friends with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92 | 15 | 於 | yú | to go; to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293 | 15 | 於 | yú | to rely on; to depend on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294 | 15 | 於 | yú | Yu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295 | 15 | 於 | wū | a crow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296 | 15 | 支 | zhī | to suppor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297 | 15 | 支 | zhī | a branch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298 | 15 | 支 | zhī | a sect; a denomination; a divisio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299 | 15 | 支 | zhī | Kangxi radical 65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0 | 15 | 支 | zhī | hands and feet; limb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1 | 15 | 支 | zhī | to disperse; to pa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2 | 15 | 支 | zhī | earthly branch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3 | 15 | 支 | zhī | Zhi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4 | 15 | 支 | zhī | able to sustai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5 | 15 | 支 | zhī | to receive; to draw; to ge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6 | 15 | 支 | zhī | to dispatch; to assig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7 | 14 | 所 | suǒ | a few; various; some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08 | 14 | 所 | suǒ | a place; a location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09 | 14 | 所 | suǒ | indicates a passive voice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10 | 14 | 所 | suǒ | an ordinal number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11 | 14 | 所 | suǒ | meaning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12 | 14 | 所 | suǒ | garrison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13 | 14 | 所 | suǒ | place; pradeśa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314 | 14 | 郭 | guō | Guo | 宜蘭郭進居 |
| 315 | 14 | 郭 | guō | outer city wall | 宜蘭郭進居 |
| 316 | 14 | 郭 | guō | exterior | 宜蘭郭進居 |
| 317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chanc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18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desti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19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according to thi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20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causes and condition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21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cause and conditions;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causes; chain of cause and effect; primary cause; nidāna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22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Nidana (expositions of causes); a story of an occasion in the Buddhha's lif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23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a passage in a sūtra describing the setting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24 | 14 | 日本 | rìběn | Japan | 日本大學畢業 |
| 325 | 14 | 基隆 | jīlóng | Chilung; Keelung | 基隆沈萬教 |
| 326 | 14 | 東 | dōng | east | 林錦東 |
| 327 | 14 | 東 | dōng | master; host | 林錦東 |
| 328 | 14 | 東 | dōng | Dong | 林錦東 |
| 329 | 14 | 建 | jiàn | to build; to construct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330 | 14 | 建 | jiàn | to establish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331 | 14 | 建 | jiàn | to propose; to suggest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332 | 14 | 建 | jiàn | Jian River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333 | 14 | 建 | jiàn | Fujian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334 | 14 | 建 | jiàn | build; ucchrayaṇa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335 | 14 | 等 | děng | et cetera; and so on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336 | 14 | 等 | děng | to wait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337 | 14 | 等 | děng | to be equal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338 | 14 | 等 | děng | degree; level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339 | 14 | 等 | děng | to compare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340 | 13 | 佛 | fó | Buddha; Awakened One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1 | 13 | 佛 | fó | relating to Buddhism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2 | 13 | 佛 | fó | a statue or image of a Buddha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3 | 13 | 佛 | fó | a Buddhist text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4 | 13 | 佛 | fú | to touch; to stroke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5 | 13 | 佛 | fó | Buddha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6 | 13 | 佛 | fó | Buddha; Awakened One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47 | 13 | 日月潭 | rìyuè tán | Sun Moon Lake | 帶我一遊日月潭 |
| 348 | 13 | 可以 | kěyǐ | can; may; possible; able to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349 | 13 | 可以 | kěyǐ | capable; adequate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350 | 13 | 可以 | kěyǐ | can; may; possible; able to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351 | 13 | 可以 | kěyǐ | good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352 | 13 | 北港 | běigǎng | Beigang; Peikang | 北港朝天宮舉行盛大的迎媽祖活動 |
| 353 | 13 | 之 | zhī | to go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54 | 13 | 之 | zhī | to arrive; to go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55 | 13 | 之 | zhī | is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56 | 13 | 之 | zhī | to use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57 | 13 | 之 | zhī | Zhi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58 | 13 | 廟 | miào | temple; shrine | 朝天宮的媽祖就會回福建湄州祖廟謁祖進香 |
| 359 | 13 | 廟 | miào | the imperial court | 朝天宮的媽祖就會回福建湄州祖廟謁祖進香 |
| 360 | 12 | 以 | yǐ | to use; to grasp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1 | 12 | 以 | yǐ | to rely on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2 | 12 | 以 | yǐ | to regard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3 | 12 | 以 | yǐ | to be able to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4 | 12 | 以 | yǐ | to order; to command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5 | 12 | 以 | yǐ | used after a verb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6 | 12 | 以 | yǐ | a reason; a cause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7 | 12 | 以 | yǐ | Israel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8 | 12 | 以 | yǐ | Yi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69 | 12 | 以 | yǐ | use; yogena | 以林錦東之名對外往來 |
| 370 | 1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Buddhism Taiwan | 與台灣佛教界就此有了接觸 |
| 371 | 1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Taiwanese Buddhism | 與台灣佛教界就此有了接觸 |
| 372 | 12 | 台灣佛教 | táiwān fójiāo | Buddhism in Taiwan | 與台灣佛教界就此有了接觸 |
| 373 | 12 | 錦 | jǐn | brocade; embroidered work | 林錦東 |
| 374 | 12 | 錦 | jǐn | Jin | 林錦東 |
| 375 | 12 | 錦 | jǐn | beautiful; dazzling | 林錦東 |
| 376 | 12 | 錦 | jǐn | varied | 林錦東 |
| 377 | 12 | 想 | xiǎng | to think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378 | 12 | 想 | xiǎng | to speculate; to suppose; to consider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379 | 12 | 想 | xiǎng | to want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380 | 12 | 想 | xiǎng | to remember; to miss; to long for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381 | 12 | 想 | xiǎng | to plan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382 | 12 | 想 | xiǎng | notion; perception; cognition; conceptualization; saṃjñā; samjna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383 | 12 | 張 | zhāng | Zhang | 台中張月珠 |
| 384 | 12 | 張 | zhāng | to open; to draw [a bow] | 台中張月珠 |
| 385 | 12 | 張 | zhāng | idea; thought | 台中張月珠 |
| 386 | 12 | 張 | zhāng | to fix strings | 台中張月珠 |
| 387 | 12 | 張 | zhāng | to unfold; to unroll; to stretch | 台中張月珠 |
| 388 | 12 | 張 | zhāng | to boast; to exaggerate | 台中張月珠 |
| 389 | 12 | 張 | zhāng | to expand; to magnify | 台中張月珠 |
| 390 | 12 | 張 | zhāng | to display; to exhibit; to publish | 台中張月珠 |
| 391 | 12 | 張 | zhāng | to catch animals with a net | 台中張月珠 |
| 392 | 12 | 張 | zhāng | to spy on; to look | 台中張月珠 |
| 393 | 12 | 張 | zhāng | large | 台中張月珠 |
| 394 | 12 | 張 | zhàng | swollen | 台中張月珠 |
| 395 | 12 | 張 | zhāng | Zhang [constellation] | 台中張月珠 |
| 396 | 12 | 張 | zhāng | to open a new business | 台中張月珠 |
| 397 | 12 | 張 | zhāng | to fear | 台中張月珠 |
| 398 | 12 | 張 | zhāng | open; vivṛta | 台中張月珠 |
| 399 | 12 | 處 | chù | a place; location; a spot; a point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0 | 12 | 處 | chǔ | to reside; to live; to dwell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1 | 12 | 處 | chù | an office; a department; a bureau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2 | 12 | 處 | chù | a part; an aspect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3 | 12 | 處 | chǔ | to be in; to be in a position of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4 | 12 | 處 | chǔ | to get along with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5 | 12 | 處 | chǔ | to deal with; to manage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6 | 12 | 處 | chǔ | to punish; to sentence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7 | 12 | 處 | chǔ | to stop; to pause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8 | 12 | 處 | chǔ | to be associated with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09 | 12 | 處 | chǔ | to situate; to fix a place for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10 | 12 | 處 | chǔ | to occupy; to control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11 | 12 | 處 | chù | circumstances; situation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12 | 12 | 處 | chù | an occasion; a time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413 | 12 | 吳 | wú | Wu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14 | 12 | 吳 | wú | Jiangsu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15 | 12 | 吳 | wú | Wu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16 | 12 | 吳 | wú | Wu dialect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17 | 12 | 吳 | wú | Eastern Wu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18 | 12 | 吳 | wú | to speak loudly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19 | 12 | 教會 | jiàohuì | a church | 那時台灣佛教界有意推選他出任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420 | 12 | 從 | cóng | to follow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1 | 12 | 從 | cóng | to comply; to submit; to defer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2 | 12 | 從 | cóng | to participate in something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3 | 12 | 從 | cóng | to use a certain method or principle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4 | 12 | 從 | cóng | something secondary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5 | 12 | 從 | cóng | remote relatives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6 | 12 | 從 | cóng | secondary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7 | 12 | 從 | cóng | to go on; to advance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8 | 12 | 從 | cōng | at ease; informal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29 | 12 | 從 | zòng | a follower; a supporter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30 | 12 | 從 | zòng | to release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31 | 12 | 從 | zòng | perpendicular; longitudinal | 我隨僧侶救護隊從上海到了台灣 |
| 432 | 12 | 大 | dà | big; huge; large | 彰化林大賡 |
| 433 | 12 | 大 | dà | Kangxi radical 37 | 彰化林大賡 |
| 434 | 12 | 大 | dà | great; major; important | 彰化林大賡 |
| 435 | 12 | 大 | dà | size | 彰化林大賡 |
| 436 | 12 | 大 | dà | old | 彰化林大賡 |
| 437 | 12 | 大 | dà | oldest; earliest | 彰化林大賡 |
| 438 | 12 | 大 | dà | adult | 彰化林大賡 |
| 439 | 12 | 大 | dài | an important person | 彰化林大賡 |
| 440 | 12 | 大 | dà | senior | 彰化林大賡 |
| 441 | 12 | 大 | dà | an element | 彰化林大賡 |
| 442 | 12 | 大 | dà | great; mahā | 彰化林大賡 |
| 443 | 12 | 青年 | qīngnián | youth | 多數是本省青年 |
| 444 | 12 | 嘉義 | jiāyì | Jiayi | 嘉義的陳登元和吳大海 |
| 445 | 11 | 過 | guò | to cross; to go over; to pass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46 | 11 | 過 | guò | to surpass; to exceed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47 | 11 | 過 | guò | to experience; to pass time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48 | 11 | 過 | guò | to go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49 | 11 | 過 | guò | a mistake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0 | 11 | 過 | guō | Guo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1 | 11 | 過 | guò | to die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2 | 11 | 過 | guò | to shift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3 | 11 | 過 | guò | to endure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4 | 11 | 過 | guò | to pay a visit; to call on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5 | 11 | 過 | guò | gone by, past; atīta | 雖然大同法師曾經邀請過我 |
| 456 | 11 | 弘法 | hóngfǎ | Dharma Propagation | 一九五三年元月應邀到宜蘭雷音寺弘法 |
| 457 | 11 | 弘法 | hóngfǎ | to propagate Buddhist teachings; to promote the Dharma | 一九五三年元月應邀到宜蘭雷音寺弘法 |
| 458 | 11 | 已 | yǐ | Kangxi radical 49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459 | 11 | 已 | yǐ | to bring to an end; to stop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460 | 11 | 已 | yǐ | to complete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461 | 11 | 已 | yǐ | to demote; to dismiss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462 | 11 | 已 | yǐ | to recover from an illness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463 | 11 | 已 | yǐ | former; pūrvaka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464 | 11 | 之後 | zhīhòu | after; following; later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465 | 11 | 台中 | Táizhōng | Taizhong; Taichung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66 | 10 | 早期 | zǎoqī | early period; early phase; early stag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67 | 10 | 後 | hòu | after; later | 台灣光復後 |
| 468 | 10 | 後 | hòu | empress; queen | 台灣光復後 |
| 469 | 10 | 後 | hòu | sovereign | 台灣光復後 |
| 470 | 10 | 後 | hòu | the god of the earth | 台灣光復後 |
| 471 | 10 | 後 | hòu | late; later | 台灣光復後 |
| 472 | 10 | 後 | hòu | offspring; descendents | 台灣光復後 |
| 473 | 10 | 後 | hòu | to fall behind; to lag | 台灣光復後 |
| 474 | 10 | 後 | hòu | behind; back | 台灣光復後 |
| 475 | 10 | 後 | hòu | mother of the designated heir; mother of the crown prince | 台灣光復後 |
| 476 | 10 | 後 | hòu | Hou | 台灣光復後 |
| 477 | 10 | 後 | hòu | after; behind | 台灣光復後 |
| 478 | 10 | 後 | hòu | following | 台灣光復後 |
| 479 | 10 | 後 | hòu | to be delayed | 台灣光復後 |
| 480 | 10 | 後 | hòu | to abandon; to discard | 台灣光復後 |
| 481 | 10 | 後 | hòu | feudal lords | 台灣光復後 |
| 482 | 10 | 後 | hòu | Hou | 台灣光復後 |
| 483 | 10 | 後 | hòu | woman of high rank; female deity; mahiṣī | 台灣光復後 |
| 484 | 10 | 後 | hòu | rear; paścāt | 台灣光復後 |
| 485 | 10 | 一個 | yī gè | one instance; one unit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486 | 10 | 一個 | yī gè | a certain degreee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487 | 10 | 一個 | yī gè | whole; entire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488 | 10 | 不 | bù | infix potential marker | 對於教不教書 |
| 489 | 10 | 記得 | jìde | to remember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490 | 10 | 信徒 | xìntú | a disciple; a believer | 大覺寺因有寧波信徒在港口出入 |
| 491 | 10 | 信徒 | xìntú | Devotee | 大覺寺因有寧波信徒在港口出入 |
| 492 | 10 | 成為 | chéngwéi | to become; to turn into | 一下子成為老師 |
| 493 | 10 | 不過 | bùguò | not exceeding | 不過即使如此 |
| 494 | 10 | 二 | èr | two | 從台中陪我和另外二個人共同北上 |
| 495 | 10 | 二 | èr | Kangxi radical 7 | 從台中陪我和另外二個人共同北上 |
| 496 | 10 | 二 | èr | second | 從台中陪我和另外二個人共同北上 |
| 497 | 10 | 二 | èr | twice; double; di- | 從台中陪我和另外二個人共同北上 |
| 498 | 10 | 二 | èr | more than one kind | 從台中陪我和另外二個人共同北上 |
| 499 | 10 | 二 | èr | two; dvā; dvi | 從台中陪我和另外二個人共同北上 |
| 500 | 10 | 覺得 | juéde | to feel | 覺得他的能力 |
Frequencies of all Words
Top 742
| Rank | Frequency | Chinese | Pinyin | English | Usage |
|---|---|---|---|---|---|
| 1 | 277 | 的 | de | possessive particle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 | 277 | 的 | de | structural particle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3 | 277 | 的 | de | complement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4 | 277 | 的 | de | a substitute for something already referred to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5 | 170 | 我 | wǒ | I; me; my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6 | 170 | 我 | wǒ | self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7 | 170 | 我 | wǒ | we; our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8 | 170 | 我 | wǒ | [my] dear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9 | 170 | 我 | wǒ | Wo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0 | 170 | 我 | wǒ | self; atman; atta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1 | 170 | 我 | wǒ | ga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2 | 170 | 我 | wǒ | I; aham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3 | 92 | 在 | zài | in; at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4 | 92 | 在 | zài | at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5 | 92 | 在 | zài | when; indicates t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is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something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6 | 92 | 在 | zài | to exist; to be living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7 | 92 | 在 | zài | to consist of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8 | 92 | 在 | zài | to be at a post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19 | 92 | 在 | zài | in; bhū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20 | 88 | 是 | shì | is; are; am; to be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1 | 88 | 是 | shì | is exactly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2 | 88 | 是 | shì | is suitable; is in contrast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3 | 88 | 是 | shì | this; that; those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4 | 88 | 是 | shì | really; certainly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5 | 88 | 是 | shì | correct; yes; affirmative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6 | 88 | 是 | shì | true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7 | 88 | 是 | shì | is; has; exists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8 | 88 | 是 | shì | used between repetitions of a word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29 | 88 | 是 | shì | a matter; an affair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30 | 88 | 是 | shì | Shi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31 | 88 | 是 | shì | is; bhū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32 | 88 | 是 | shì | this; idam | 我感覺極為難得的是 |
| 33 | 79 | 他 | tā | he; him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34 | 79 | 他 | tā | another aspect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35 | 79 | 他 | tā | other; another; some other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36 | 79 | 他 | tā | everybody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37 | 79 | 他 | tā | other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38 | 79 | 他 | tuō | other; another; some other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39 | 79 | 他 | tā | tha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0 | 79 | 他 | tā | ṭha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1 | 79 | 他 | tā | other; anya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2 | 78 | 佛教 | fójiào | Buddhism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43 | 78 | 佛教 | fó jiào | the Buddha teachings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44 | 61 | 也 | yě | also; too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45 | 61 | 也 | yě | a final modal particle indicating certainy or decision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46 | 61 | 也 | yě | either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47 | 61 | 也 | yě | even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48 | 61 | 也 | yě | used to soften the tone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49 | 61 | 也 | yě | used for emphasis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50 | 61 | 也 | yě | used to mark contrast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51 | 61 | 也 | yě | used to mark compromise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52 | 61 | 也 | yě | ya | 因此我也想前去投靠 |
| 53 | 51 | 有 | yǒu | is; are; to exis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54 | 51 | 有 | yǒu | to have; to posses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55 | 51 | 有 | yǒu | indicates an estimat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56 | 51 | 有 | yǒu | indicates a large quantit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57 | 51 | 有 | yǒu | indicates an affirmative respons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58 | 51 | 有 | yǒu | a certain; used before a person, time, or plac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59 | 51 | 有 | yǒu | used to compare two thing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0 | 51 | 有 | yǒu | used in a polite formula before certain verb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1 | 51 | 有 | yǒu | used before the names of dynastie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2 | 51 | 有 | yǒu | a certain thing; what exist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3 | 51 | 有 | yǒu | multiple of ten and ...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4 | 51 | 有 | yǒu | abundan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5 | 51 | 有 | yǒu | purposeful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6 | 51 | 有 | yǒu | You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7 | 51 | 有 | yǒu | 1. existence; 2. becoming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8 | 51 | 有 | yǒu | becoming; bhava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69 | 51 | 一 | yī | on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0 | 51 | 一 | yī | Kangxi radical 1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1 | 51 | 一 | yī | as soon as; all at onc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2 | 51 | 一 | yī | pure; concentrated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3 | 51 | 一 | yì | whole; all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4 | 51 | 一 | yī | firs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5 | 51 | 一 | yī | the sam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6 | 51 | 一 | yī | each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7 | 51 | 一 | yī | certain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8 | 51 | 一 | yī | throughou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79 | 51 | 一 | yī | used in between a reduplicated verb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0 | 51 | 一 | yī | sole; singl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1 | 51 | 一 | yī | a very small amoun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2 | 51 | 一 | yī | Yi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3 | 51 | 一 | yī | other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4 | 51 | 一 | yī | to unif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5 | 51 | 一 | yī | accidentally; coincidentall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6 | 51 | 一 | yī | abruptly; suddenly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7 | 51 | 一 | yī | or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8 | 51 | 一 | yī | one; eka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89 | 48 | 了 | le | completion of an action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0 | 48 | 了 | liǎo | to know; to understand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1 | 48 | 了 | liǎo | to understand; to know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2 | 48 | 了 | liào | to look afar from a high place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3 | 48 | 了 | le | modal particle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4 | 48 | 了 | le | particle used in certain fixed expressions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5 | 48 | 了 | liǎo | to complete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6 | 48 | 了 | liǎo | completely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7 | 48 | 了 | liǎo | clever; intelligent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8 | 48 | 了 | liǎo | to know; jñāta | 但我自知已無法在寶覺寺掛單了 |
| 99 | 47 | 台灣 | Táiwān | Taiwa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100 | 45 | 後來 | hòulái | afterwards; later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101 | 45 | 後來 | hòulái | people coming later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102 | 44 | 居士 | jūshì | a householder; a person who stays at home | 林錦東居士很友善的對我訴說他的困難 |
| 103 | 44 | 居士 | jūshì | householder | 林錦東居士很友善的對我訴說他的困難 |
| 104 | 44 | 居士 | jūshì | a lay person; a male lay Buddhist; householder | 林錦東居士很友善的對我訴說他的困難 |
| 105 | 40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monastery; mosque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106 | 40 | 寺 | sì | a government office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107 | 40 | 寺 | sì | a eunuch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108 | 40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vihāra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109 | 40 | 到 | dào | to arrive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110 | 40 | 到 | dào | arrive; receive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111 | 40 | 到 | dào | to go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112 | 40 | 到 | dào | careful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113 | 40 | 到 | dào | Dao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114 | 40 | 到 | dào | approach; upagati | 真正感受到台灣實在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福地 |
| 115 | 37 | 都 | dōu | all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6 | 37 | 都 | dū | capital cit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7 | 37 | 都 | dū | a city; a metropoli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8 | 37 | 都 | dōu | all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19 | 37 | 都 | dū | elegant; refine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0 | 37 | 都 | dū | Du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1 | 37 | 都 | dōu | alread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2 | 37 | 都 | dū | to establish a capital cit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3 | 37 | 都 | dū | to resid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4 | 37 | 都 | dū | to total; to tall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5 | 37 | 都 | dōu | all; sarva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26 | 35 | 理事長 | lǐshìzhǎng | director general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27 | 35 | 法師 | fǎshī | Dharma Master; Venerable; a Buddhist monk or nun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128 | 35 | 法師 | fǎshī | a Taoist priest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129 | 35 | 法師 | fǎshī | Venerable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130 | 35 | 法師 | fǎshī | Dharma Teacher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131 | 35 | 法師 | fǎshī | Dharma master | 現任南山寺住持蓮航法師 |
| 132 | 34 | 就 | jiù | right away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3 | 34 | 就 | jiù | to approach; to move towards; to come towards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4 | 34 | 就 | jiù | with regard to; concerning; to follow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5 | 34 | 就 | jiù | to assume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6 | 34 | 就 | jiù | to receive; to suffer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7 | 34 | 就 | jiù | to undergo; to undertake; to engage in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8 | 34 | 就 | jiù | precisely; exactly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39 | 34 | 就 | jiù | namely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0 | 34 | 就 | jiù | to suit; to accommodate oneself to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1 | 34 | 就 | jiù | only; just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2 | 34 | 就 | jiù | to accomplish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3 | 34 | 就 | jiù | to go with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4 | 34 | 就 | jiù | already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5 | 34 | 就 | jiù | as much as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6 | 34 | 就 | jiù | to begin with; as expected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7 | 34 | 就 | jiù | even if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8 | 34 | 就 | jiù | to die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49 | 34 | 就 | jiù | for instance; namely; yathā | 只希望能有一碗飯吃就可以了 |
| 150 | 33 | 會 | huì | can; be able to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1 | 33 | 會 | huì | able to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2 | 33 | 會 | huì | a meeting; a conference; an assembl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3 | 33 | 會 | kuài | to balance an accoun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4 | 33 | 會 | huì | to assembl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5 | 33 | 會 | huì | to mee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6 | 33 | 會 | huì | a temple fair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7 | 33 | 會 | huì | a religious assembl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8 | 33 | 會 | huì | an association; a societ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59 | 33 | 會 | huì | a national or provincial capital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0 | 33 | 會 | huì | an opportunit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1 | 33 | 會 | huì | to understand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2 | 33 | 會 | huì | to be familiar with; to know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3 | 33 | 會 | huì | to be possible; to be likel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4 | 33 | 會 | huì | to be good a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5 | 33 | 會 | huì | a momen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6 | 33 | 會 | huì | to happen to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7 | 33 | 會 | huì | to pa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8 | 33 | 會 | huì | a meeting plac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69 | 33 | 會 | kuài | the seam of a cap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70 | 33 | 會 | huì | in accordance with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71 | 33 | 會 | huì |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72 | 33 | 會 | huì | to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73 | 33 | 會 | huì | Hui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74 | 33 | 會 | huì | combining; samsarga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175 | 33 | 很 | hěn | very | 到處都很方便 |
| 176 | 33 | 很 | hěn | disobey | 到處都很方便 |
| 177 | 33 | 很 | hěn | a dispute | 到處都很方便 |
| 178 | 33 | 很 | hěn | violent; cruel | 到處都很方便 |
| 179 | 33 | 很 | hěn | very; atīva | 到處都很方便 |
| 180 | 32 | 為 | wèi | for; to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1 | 32 | 為 | wèi | because of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2 | 32 | 為 | wéi | to act as; to serve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3 | 32 | 為 | wéi | to change into; to become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4 | 32 | 為 | wéi | to be; is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5 | 32 | 為 | wéi | to do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6 | 32 | 為 | wèi | for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7 | 32 | 為 | wèi | because of; for; to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8 | 32 | 為 | wèi | to | 為免遭到逮捕 |
| 189 | 32 | 為 | wéi | in a passive construction | 為免遭到逮捕 |
| 190 | 32 | 為 | wéi | forming a rehetorical question | 為免遭到逮捕 |
| 191 | 32 | 為 | wéi | forming an adverb | 為免遭到逮捕 |
| 192 | 32 | 為 | wéi | to add emphasis | 為免遭到逮捕 |
| 193 | 32 | 為 | wèi | to support; to help | 為免遭到逮捕 |
| 194 | 32 | 為 | wéi | to govern | 為免遭到逮捕 |
| 195 | 31 | 媽祖 | Māzǔ | Mazu | 適逢媽祖千秋誕辰 |
| 196 | 29 | 宜蘭 | Yílán | Yilan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197 | 26 | 和 | hé | an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98 | 26 | 和 | hé | to join together; together with; to accompa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199 | 26 | 和 | hé | peace; harmo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0 | 26 | 和 | hé | H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1 | 26 | 和 | hé | harmonious [soun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2 | 26 | 和 | hé | gentle; amiable; acquiescen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3 | 26 | 和 | hé | warm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4 | 26 | 和 | hé | to harmonize; to make peac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5 | 26 | 和 | hé | a transaction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6 | 26 | 和 | hé | a bell on a chario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7 | 26 | 和 | hé | a musical instrumen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8 | 26 | 和 | hé | a military gat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09 | 26 | 和 | hé | a coffin headboard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0 | 26 | 和 | hé | a skilled worker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1 | 26 | 和 | hé | compatibl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2 | 26 | 和 | hé | calm; peaceful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3 | 26 | 和 | hè | to sing in accompaniment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4 | 26 | 和 | hè | to write a matching poem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5 | 26 | 和 | hé | Harmo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6 | 26 | 和 | hé | harmony; gentlenes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7 | 26 | 和 | hé | venerabl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218 | 26 | 林 | lín | a wood; a forest; a grove | 林錦東 |
| 219 | 26 | 林 | lín | Lin | 林錦東 |
| 220 | 26 | 林 | lín | a group of people or tall things resembling a forest | 林錦東 |
| 221 | 26 | 林 | lín | many | 林錦東 |
| 222 | 26 | 林 | lín | forest; vana | 林錦東 |
| 223 | 24 | 說 | shuō | to say; said; to speak; to talk; speaks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24 | 24 | 說 | yuè | to relax; to enjoy; to be delighted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25 | 24 | 說 | shuì | to persuade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26 | 24 | 說 | shuō | to teach; to recite; to explain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27 | 24 | 說 | shuō | a doctrine; a theory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28 | 24 | 說 | shuō | to claim; to assert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29 | 24 | 說 | shuō | allocution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30 | 24 | 說 | shuō | to criticize; to scold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31 | 24 | 說 | shuō | to indicate; to refer to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32 | 24 | 說 | shuō | speach; vāda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33 | 24 | 說 | shuō | to speak; bhāṣate | 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 |
| 234 | 22 | 多 | duō | over; indicates a number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preceding it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35 | 22 | 多 | duó | many; much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36 | 22 | 多 | duō | more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37 | 22 | 多 | duō | an unspecified extent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38 | 22 | 多 | duō | used in exclamations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39 | 22 | 多 | duō | excessive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0 | 22 | 多 | duō | to what extent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1 | 22 | 多 | duō | abundant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2 | 22 | 多 | duō | to multiply; to acrue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3 | 22 | 多 | duō | mostly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4 | 22 | 多 | duō | simply; merely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5 | 22 | 多 | duō | frequently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6 | 22 | 多 | duō | very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7 | 22 | 多 | duō | Duo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8 | 22 | 多 | duō | ta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49 | 22 | 多 | duō | many; bahu | 受到的打壓愈多 |
| 250 | 21 | 曾 | céng | once; already; former; previously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1 | 21 | 曾 | zēng | great-grand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2 | 21 | 曾 | zēng | Zeng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3 | 21 | 曾 | céng | layered; tiered; storied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4 | 21 | 曾 | zēng | to add to; to increase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5 | 21 | 曾 | zēng | even more; still more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6 | 21 | 曾 | zēng | actually; in fact; after all; unexpectedly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7 | 21 | 曾 | céng | deep | 所以曾在一些國民黨人士前面幫他說話 |
| 258 | 21 | 那時 | nàshí | then; at that time | 那時都駐錫在他那裡 |
| 259 | 21 | 擔任 | dānrèn | to serve as; to hold a post; to take charge of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260 | 21 | 就是 | jiùshì | is precisely; is exactly | 他的寶覺寺儼然就是個大陸僧侶接待站 |
| 261 | 21 | 就是 | jiùshì | even if; even | 他的寶覺寺儼然就是個大陸僧侶接待站 |
| 262 | 21 | 就是 | jiùshì |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forming a question seeking approval | 他的寶覺寺儼然就是個大陸僧侶接待站 |
| 263 | 21 | 就是 | jiùshì | agree | 他的寶覺寺儼然就是個大陸僧侶接待站 |
| 264 | 21 | 因為 | yīnwèi | because; owing to; on account of | 我因為訪友未遇 |
| 265 | 20 | 對 | duì | to; toward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66 | 20 | 對 | duì | to oppose; to face; to regard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67 | 20 | 對 | duì | correct; right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68 | 20 | 對 | duì | pair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69 | 20 | 對 | duì | opposing; opposit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0 | 20 | 對 | duì | duilian; couplet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1 | 20 | 對 | duì | yes; affirmativ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2 | 20 | 對 | duì | to treat; to regard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3 | 20 | 對 | duì | to confirm; to agre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4 | 20 | 對 | duì | to correct; to make conform; to check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5 | 20 | 對 | duì | to mix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6 | 20 | 對 | duì | a pair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7 | 20 | 對 | duì | to respond; to answer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8 | 20 | 對 | duì | mutual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79 | 20 | 對 | duì | parallel; alternating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80 | 20 | 對 | duì | a command to appear as an audience | 尤其他對中國大陸一心嚮往 |
| 281 | 20 | 與 | yǔ | and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2 | 20 | 與 | yǔ | to give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3 | 20 | 與 | yǔ | together with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4 | 20 | 與 | yú | interrogative particle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5 | 20 | 與 | yǔ | to accompany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6 | 20 | 與 | yù | to particate i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7 | 20 | 與 | yù | of the same kind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8 | 20 | 與 | yù | to help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89 | 20 | 與 | yǔ | for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290 | 20 | 這 | zhè | this; thes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91 | 20 | 這 | zhèi | this; thes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92 | 20 | 這 | zhè | now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93 | 20 | 這 | zhè | immediatel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94 | 20 | 這 | zhè | particle with no meaning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95 | 20 | 這 | zhè | this; ayam; idam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296 | 20 | 所以 | suǒyǐ | therefore; as a result; so | 所以恢復原名 |
| 297 | 20 | 所以 | suǒyǐ | that by which | 所以恢復原名 |
| 298 | 20 | 所以 | suǒyǐ | how; why | 所以恢復原名 |
| 299 | 20 | 所以 | suǒyǐ | cause; reason; kāraṇa | 所以恢復原名 |
| 300 | 19 | 由 | yóu | follow; from; it is for...to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1 | 19 | 由 | yóu | Kangxi radical 102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2 | 19 | 由 | yóu | to follow along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3 | 19 | 由 | yóu | cause; reason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4 | 19 | 由 | yóu | by somebody; up to somebody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5 | 19 | 由 | yóu | from a starting point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6 | 19 | 由 | yóu | You | 不過後來是由宋修振獲選為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 |
| 307 | 19 | 應該 | yīnggāi | ought to; should; must | 應該前往擔任教師 |
| 308 | 19 | 省 | shěng | provinc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09 | 19 | 省 | shěng | to save; to be frugal; to economize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0 | 19 | 省 | xǐng | to introspect; to soul-search; to reflec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1 | 19 | 省 | shěng | to simplify; to reduce; to omi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2 | 19 | 省 | xǐng | to become aware; to realize; to understand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3 | 19 | 省 | xǐng | to become conscious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4 | 19 | 省 | xǐng | to visi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5 | 19 | 省 | shěng | provincial capital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6 | 19 | 省 | xǐng | to test; to take an examinatio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7 | 19 | 省 | xǐng | to remember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8 | 19 | 省 | shěng | a department; a government bod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19 | 19 | 省 | shěng | must not; do no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320 | 19 | 時 | shí | time; a point or period of tim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1 | 19 | 時 | shí | a season; a quarter of a year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2 | 19 | 時 | shí | one of the 12 two-hour periods of the da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3 | 19 | 時 | shí | at that tim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4 | 19 | 時 | shí | fashionabl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5 | 19 | 時 | shí | fate; destiny; luck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6 | 19 | 時 | shí | occasion; opportunity; chanc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7 | 19 | 時 | shí | tens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8 | 19 | 時 | shí | particular; special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29 | 19 | 時 | shí | to plant; to cultivat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0 | 19 | 時 | shí | hour (measure word)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1 | 19 | 時 | shí | an era; a dynast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2 | 19 | 時 | shí | time [abstract]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3 | 19 | 時 | shí | seasonal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4 | 19 | 時 | shí | frequently; often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5 | 19 | 時 | shí | occasionally; sometimes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6 | 19 | 時 | shí | on time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7 | 19 | 時 | shí | this; that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8 | 19 | 時 | shí | to wait upon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39 | 19 | 時 | shí | hour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40 | 19 | 時 | shí | appropriate; proper; timely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41 | 19 | 時 | shí | Shi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42 | 19 | 時 | shí | a present; currentlt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43 | 19 | 時 | shí | time; kāla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44 | 19 | 時 | shí | at that time; samaya | 記得在我最初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 |
| 345 | 18 | 位 | wèi | position; location; plac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46 | 18 | 位 | wèi | measure word for peopl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47 | 18 | 位 | wèi | bi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48 | 18 | 位 | wèi | a sea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49 | 18 | 位 | wèi | a pos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0 | 18 | 位 | wèi | a rank; statu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1 | 18 | 位 | wèi | a thron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2 | 18 | 位 | wèi | Wei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3 | 18 | 位 | wèi | the standard form of an objec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4 | 18 | 位 | wèi | a polite form of address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5 | 18 | 位 | wèi | at; located at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6 | 18 | 位 | wèi | to arrange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7 | 18 | 位 | wèi | to remain standing; avasthā | 第一個見到的是一位很有全台佛教會領導人架式的宗心法師 |
| 358 | 18 | 年 | nián | year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59 | 18 | 年 | nián | New Year festival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0 | 18 | 年 | nián | age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1 | 18 | 年 | nián | life span; life expectancy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2 | 18 | 年 | nián | an era; a period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3 | 18 | 年 | nián | a date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4 | 18 | 年 | nián | time; years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5 | 18 | 年 | nián | harvest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6 | 18 | 年 | nián | annual; every year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7 | 18 | 年 | nián | year; varṣa | 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元月 |
| 368 | 18 | 人 | rén | person; people; a human being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69 | 18 | 人 | rén | Kangxi radical 9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0 | 18 | 人 | rén | a kind of person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1 | 18 | 人 | rén | everybody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2 | 18 | 人 | rén | adult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3 | 18 | 人 | rén | somebody; others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4 | 18 | 人 | rén | an upright person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5 | 18 | 人 | rén | person; manuṣya; puruṣa; pudgala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76 | 18 | 他們 | tāmen | the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377 | 17 | 但 | dàn | but; yet; however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78 | 17 | 但 | dàn | merely; only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79 | 17 | 但 | dàn | vainly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80 | 17 | 但 | dàn | promptly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81 | 17 | 但 | dàn | all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82 | 17 | 但 | dàn | Dan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83 | 17 | 但 | dàn | only; kevala | 但後來有了這些朋友 |
| 384 | 17 | 當時 | dāngshí | then; at that time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85 | 17 | 當時 | dāngshí | immediately | 尤其當時台灣人與外省人相處 |
| 386 | 16 | 要 | yào | to want; to wish for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87 | 16 | 要 | yào | if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88 | 16 | 要 | yào | to be about to; in the futur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89 | 16 | 要 | yào | to wan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0 | 16 | 要 | yāo | a treaty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1 | 16 | 要 | yào | to reques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2 | 16 | 要 | yào | essential points; crux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3 | 16 | 要 | yāo | wais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4 | 16 | 要 | yāo | to cinch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5 | 16 | 要 | yāo | waistband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6 | 16 | 要 | yāo | Yao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7 | 16 | 要 | yāo | to pursue; to seek; to strive for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8 | 16 | 要 | yāo | to force; to coerce; to threaten; to compell; to intimidat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399 | 16 | 要 | yāo | to obstruct; to intercep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0 | 16 | 要 | yāo | to agree with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1 | 16 | 要 | yāo | to invite; to welcom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2 | 16 | 要 | yào | to summariz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3 | 16 | 要 | yào | essential; importan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4 | 16 | 要 | yào | to desire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5 | 16 | 要 | yào | to demand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6 | 16 | 要 | yào | to need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7 | 16 | 要 | yào | should; mus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8 | 16 | 要 | yào | might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09 | 16 | 要 | yào | or | 也不想要榮華富貴 |
| 410 | 16 | 她 | tā | she; her | 她看看我 |
| 411 | 16 | 住持 | zhùchí | 1. Abbot (male); 2. Abbess (female)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12 | 16 | 住持 | zhùchí | the abbot of a monastery; the director of a monastery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13 | 16 | 住持 | zhùchí | to uphold the Dharma | 是台中寶覺寺住持 |
| 414 | 16 | 讓 | ràng | to allow; to permit; to yield; to concede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415 | 16 | 讓 | ràng | by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416 | 16 | 讓 | ràng | to transfer; to sell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417 | 16 | 讓 | ràng | Give Way | 讓我感覺在台灣 |
| 418 | 16 | 月 | yuè | month | 台中張月珠 |
| 419 | 16 | 月 | yuè | moon | 台中張月珠 |
| 420 | 16 | 月 | yuè | Kangxi radical 74 | 台中張月珠 |
| 421 | 16 | 月 | yuè | moonlight | 台中張月珠 |
| 422 | 16 | 月 | yuè | monthly | 台中張月珠 |
| 423 | 16 | 月 | yuè | shaped like the moon; crescent shaped | 台中張月珠 |
| 424 | 16 | 月 | yuè | Tokharians | 台中張月珠 |
| 425 | 16 | 月 | yuè | China rose | 台中張月珠 |
| 426 | 16 | 月 | yuè | a month | 台中張月珠 |
| 427 | 16 | 月 | yuè | Yue | 台中張月珠 |
| 428 | 16 | 月 | yuè | moon | 台中張月珠 |
| 429 | 16 | 月 | yuè | month; māsa | 台中張月珠 |
| 430 | 15 | 往來 | wǎnglái | to come and go; to return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431 | 15 | 往來 | wǎnglái | to associate with; to be friends with | 我與台灣基層佛教人士的往來 |
| 432 | 15 | 現在 | xiànzài |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 那個法師的名字現在我已不記得了 |
| 433 | 15 | 現在 | xiànzài | now, present | 那個法師的名字現在我已不記得了 |
| 434 | 15 | 於 | yú | in; at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35 | 15 | 於 | yú | in; at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36 | 15 | 於 | yú | in; at; to; from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37 | 15 | 於 | yú | to go; to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38 | 15 | 於 | yú | to rely on; to depend on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39 | 15 | 於 | yú | to go to; to arrive at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0 | 15 | 於 | yú | from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1 | 15 | 於 | yú | give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2 | 15 | 於 | yú | oppposing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3 | 15 | 於 | yú | and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4 | 15 | 於 | yú | compared to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5 | 15 | 於 | yú | by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6 | 15 | 於 | yú | and; as well as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7 | 15 | 於 | yú | for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8 | 15 | 於 | yú | Yu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49 | 15 | 於 | wū | a crow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50 | 15 | 於 | wū | whew; wow | 他出生於一九二三年 |
| 451 | 15 | 支 | zhī | to suppor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2 | 15 | 支 | zhī | a branch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3 | 15 | 支 | zhī | a sect; a denomination; a divisio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4 | 15 | 支 | zhī | Kangxi radical 65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5 | 15 | 支 | zhī | measure word for rod like things, such as pens and guns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6 | 15 | 支 | zhī | hands and feet; limb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7 | 15 | 支 | zhī | to disperse; to pay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8 | 15 | 支 | zhī | earthly branch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59 | 15 | 支 | zhī | Zhi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60 | 15 | 支 | zhī | able to sustai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61 | 15 | 支 | zhī | to receive; to draw; to get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62 | 15 | 支 | zhī | to dispatch; to assign | 早期擔任台灣省佛教會各地支會的理事長 |
| 463 | 14 | 所 | suǒ | measure word for houses, small buildings and institutions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64 | 14 | 所 | suǒ | an office; an institute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65 | 14 | 所 | suǒ | introduces a relative clause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66 | 14 | 所 | suǒ | it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67 | 14 | 所 | suǒ | if; supposing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68 | 14 | 所 | suǒ | a few; various; some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69 | 14 | 所 | suǒ | a place; a location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0 | 14 | 所 | suǒ | indicates a passive voice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1 | 14 | 所 | suǒ | that which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2 | 14 | 所 | suǒ | an ordinal number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3 | 14 | 所 | suǒ | meaning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4 | 14 | 所 | suǒ | garrison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5 | 14 | 所 | suǒ | place; pradeśa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6 | 14 | 所 | suǒ | that which; yad | 現僅就記憶所及 |
| 477 | 14 | 郭 | guō | Guo | 宜蘭郭進居 |
| 478 | 14 | 郭 | guō | outer city wall | 宜蘭郭進居 |
| 479 | 14 | 郭 | guō | exterior | 宜蘭郭進居 |
| 480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chanc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1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destiny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2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according to thi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3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causes and conditions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4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cause and conditions;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causes; chain of cause and effect; primary cause; nidāna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5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Nidana (expositions of causes); a story of an occasion in the Buddhha's life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6 | 14 | 因緣 | yīnyuán | a passage in a sūtra describing the setting | 我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因緣往來 |
| 487 | 14 | 日本 | rìběn | Japan | 日本大學畢業 |
| 488 | 14 | 我們 | wǒmen | we | 我們落難在台灣 |
| 489 | 14 | 基隆 | jīlóng | Chilung; Keelung | 基隆沈萬教 |
| 490 | 14 | 東 | dōng | east | 林錦東 |
| 491 | 14 | 東 | dōng | master; host | 林錦東 |
| 492 | 14 | 東 | dōng | Dong | 林錦東 |
| 493 | 14 | 建 | jiàn | to build; to construct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494 | 14 | 建 | jiàn | to establish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495 | 14 | 建 | jiàn | to propose; to suggest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496 | 14 | 建 | jiàn | Jian River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497 | 14 | 建 | jiàn | Fujian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498 | 14 | 建 | jiàn | build; ucchrayaṇa | 寺院建得十分富麗堂皇 |
| 499 | 14 | 等 | děng | et cetera; and so on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 500 | 14 | 等 | děng | to wait | 新竹和宜蘭等地落腳之後 |
Keywords
Top keywords ordered by frequency in comparison to occurrence across the entire corpus
|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 Pinyin | English |
|---|---|---|---|
| 我 |
|
|
|
| 在 | zài | in; bhū | |
| 是 |
|
|
|
| 他 |
|
|
|
| 也 | yě | ya | |
| 有 |
|
|
|
| 一 | yī | one; eka | |
| 了 | liǎo | to know; jñāta | |
| 居士 |
|
|
|
| 寺 | sì | Buddhist temple; vihāra |
People, places
and other proper nouns
|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 Pinyin | English |
|---|---|---|---|
| 阿里山 | 196 | Alishan | |
| 百丈 | 98 | Baizhang | |
| 北港 | 98 | Beigang; Peikang | |
| 草屯 | 99 | Caotun; Tsaotun | |
| 朝天宫 | 朝天宮 | 99 | Chaotian Temple |
| 慈恩寺 | 67 |
|
|
| 慈惠 | 67 | Venerable Tzu Hui | |
| 慈惠法师 | 慈惠法師 | 67 | Venerable Tzu Hui |
| 慈容 | 99 | Ci Rong | |
| 慈庄法师 | 慈莊法師 | 67 | Venerable Tzu Chuang |
| 慈航法师 | 慈航法師 | 67 | Venerable Ci Hang |
| 大雄宝殿 | 大雄寶殿 | 68 |
|
| 大藏经 | 大藏經 | 100 | Chinese Buddhist Canon; Dazangjing |
| 大湖 | 100 | Dahu; Tahu | |
| 大觉寺 | 大覺寺 | 100 |
|
| 道教 | 100 | Taosim | |
| 大桥 | 大橋 | 100 | Da Qiao |
| 大同 | 100 |
|
|
| 大醒 | 100 | Daxing | |
| 大竹 | 100 | Dazhu | |
| 东初 | 東初 | 100 | Dongchu; Shi Dongchu |
| 二月 | 195 |
|
|
| 凤山 | 鳳山 | 102 | Fengshan |
| 佛法 | 102 |
|
|
| 福建 | 70 | Fujian | |
| 福山 | 70 | Fushan | |
| 高山族 | 71 | Gaoshan People; Taiwanese Aborigines | |
| 高雄 | 71 | Gaoxiong; Kaohsiung | |
| 高雄市 | 103 | City of Gaoxiong; City of Kaohsiung | |
| 高雄县 | 高雄縣 | 103 | Gaoxiong; Kaohsiung |
| 观世音 | 觀世音 | 71 |
|
| 观世音菩萨 | 觀世音菩薩 | 71 | Avalokiteśvara; Avalokitesvara; Guanyin |
| 观音 | 觀音 | 103 |
|
| 国民党 | 國民黨 | 71 | Kuomintang; Nationalist Party; KMT |
| 汉文 | 漢文 | 72 |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
| 合掌人生 | 104 | A Life of Joined Palms | |
| 花莲 | 花蓮 | 72 | Hualian; Hualien |
| 花莲县 | 花蓮縣 | 104 | Hualián; Hualien county |
| 蒋介石 | 蔣介石 | 74 | Chiang Kai-shek |
| 蒋中正 | 蔣中正 | 74 | Chiang Kai-shek |
| 嘉义 | 嘉義 | 106 | Jiayi |
| 极乐寺 | 極樂寺 | 74 | Jile Temple |
| 基隆 | 106 | Chilung; Keelung | |
| 晋安 | 晉安 | 106 | Jin'an |
| 金刚经 | 金剛經 | 74 |
|
| 金山寺 | 106 |
|
|
| 觉世 | 覺世 | 106 | Awakening the World Periodical |
| 康熙 | 75 | Emperor Kang Xi | |
| 李炳南 | 108 | Li Bingnan | |
| 莲社 | 蓮社 | 76 |
|
| 灵隐寺 | 靈隱寺 | 76 | Lingyin Temple |
| 罗东 | 羅東 | 108 | Luodong; Lotong |
| 妈祖 | 媽祖 | 77 | Mazu |
| 苗栗 | 109 | Miaoli | |
| 闽南语 | 閩南語 | 77 | Minnan dialect; Southern Min dialect |
| 弥陀 | 彌陀 | 77 |
|
| 南华大学 | 南華大學 | 78 |
|
| 南山 | 110 | Nanshan; Daoxuan | |
| 南投 | 110 | Nantou | |
| 南投县 | 南投縣 | 110 | Nantou county |
| 宁波 | 寧波 | 110 | Ningbo |
| 栖霞山 | 棲霞山 | 81 | Qixia Shan |
| 人间佛教 | 人間佛教 | 82 |
|
| 日本 | 114 | Japan | |
| 日月潭 | 114 | Sun Moon Lake | |
| 三公 | 115 | Three Ducal Ministers; Three Excellencies | |
| 三义 | 三義 | 115 |
|
| 三月 | 115 |
|
|
| 善慧 | 83 | Shan Hui | |
| 上汽 | 83 |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oration (SAIC) | |
| 上海 | 83 | Shanghai | |
| 十一月 | 115 |
|
|
| 宋 | 115 |
|
|
| 苏花公路 | 蘇花公路 | 115 | Suhua Highway, coastal road in northern Taiwan, built on the side of cliffs above the Pacific Ocean |
| 孙张清扬 | 孫張清揚 | 115 | Sun-Zhang Qingyang |
| 太后 | 116 |
|
|
| 泰安 | 84 | Tai'an | |
| 台北 | 臺北 | 84 | Taipei |
| 台北市 | 臺北市 | 116 |
|
| 台北县 | 台北縣 | 116 | Taibei county; Taipei county |
| 台东 | 台東 | 116 | Taidong; Taitung |
| 台东市 | 台東市 | 116 | Taitung city in southeast Taiwan, capital of Taitung county |
| 台南 | 臺南 | 84 | Tainan |
| 台湾 | 台灣 | 84 | Taiwan |
| 台湾佛教 | 台灣佛教 | 116 |
|
| 台语 | 台語 | 116 | Taiwanese; Hokklo |
| 台中 | 臺中 | 84 | Taizhong; Taichung |
| 台中市 | 臺中市 | 84 | Taichung city |
| 堂主 | 116 |
|
|
| 天宫 | 天宮 | 116 | Heavenly Palace; Temple in Heaven; Open Palace |
| 天龙寺 | 天龍寺 | 116 |
|
| 头城 | 頭城 | 116 | Toucheng |
| 吴 | 吳 | 119 |
|
| 五月 | 119 | May; the Fifth Month | |
| 香海文化 | 120 | Gandha Samudra Culture Company | |
| 香港 | 120 | Hong Kong | |
| 新台币 | 新台幣 | 120 | New Taiwan dollar |
| 新竹 | 120 | Xinzhu; Hsinchu | |
| 新竹县 | 新竹縣 | 120 | Xinzhu County; Hsinchu County |
| 修慧 | 120 |
|
|
| 玄奘 | 120 |
|
|
| 延平 | 121 |
|
|
| 也先 | 121 | Esen Taishi | |
| 一九 | 121 | Amitābha | |
| 宜兰 | 宜蘭 | 89 | Yilan |
| 有了 | 121 | I've got a solution!; to have a bun in the oven | |
| 元旦 | 121 | New Year's Day | |
| 元和 | 121 | Yuanhe | |
| 元月 | 89 |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new year | |
| 鱼池乡 | 魚池鄉 | 121 | Yuchi; Yuchih |
| 云林 | 雲林 | 121 | Yunlin |
| 云林县 | 雲林縣 | 121 | Yunlin county |
| 藏经楼 | 藏經樓 | 90 |
|
| 斋教 | 齋教 | 122 | Zhaijiao sect of Buddhism |
| 彰化市 | 122 | Zhanghua or Changhua city in west Taiwan, capital of Changhua county | |
| 中日战争 | 中日戰爭 | 90 |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
| 中国大陆 | 中國大陸 | 90 | Chinese mainland |
| 中国佛教会 | 中國佛教會 | 122 |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 中坜 | 中壢 | 122 | Zhongli; Chungli |
| 中兴新村 | 中興新村 | 122 | Chung-hsing New Village |
| 竹溪 | 122 | Zhuxi | |
| 煮云 | 煮雲 | 122 | Zhu Yun |
Glossary
Buddhist terminology, except the proper nouns listed above. Number of terms: 72.
|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 Pinyin | English |
|---|---|---|---|
| 禅净 | 禪淨 | 99 | Cha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
| 常住 | 99 |
|
|
| 传法 | 傳法 | 99 |
|
| 出家众 | 出家眾 | 99 | Saṅgha; Saṃgha; Sangha;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
| 慈恩 | 99 |
|
|
| 大慈 | 100 | great great compassion; mahākāruṇika | |
| 度众 | 度眾 | 100 | Deliver Sentient Beings |
| 二字 | 195 |
|
|
| 法会 | 法會 | 102 | a Dharma service; an assembly; dharma-saṃgīti |
| 法门 | 法門 | 102 |
|
| 法名 | 102 | Dharma name | |
| 法缘 | 法緣 | 102 |
|
| 佛光普照 | 102 | Buddha's Light Shines Universally | |
| 佛书 | 佛書 | 102 | Buddhist texts; scripture |
| 佛学院 | 佛學院 | 70 |
|
| 挂单 | 掛單 | 103 |
|
| 皈依 | 103 |
|
|
| 海会 | 海會 | 104 |
|
| 还没有 | 還沒有 | 104 | absence of |
| 弘法 | 104 |
|
|
| 弘法利生 | 104 |
|
|
| 讲经 | 講經 | 106 |
|
| 戒腊 | 戒臘 | 106 | Dharma year; years since ordination |
| 结缘 | 結緣 | 106 |
|
| 金幢 | 106 | golden banner | |
| 进香 | 進香 | 106 | to burn incense at a temple |
| 老和尚 | 108 | Elder Most Venerable | |
| 礼敬 | 禮敬 | 108 | namo; to pay respect to; to revere |
| 灵骨 | 靈骨 | 108 |
|
| 龙华 | 龍華 | 76 |
|
| 妙果 | 109 | wonderful fruit | |
| 念佛 | 110 |
|
|
| 念佛会 | 念佛會 | 110 |
|
| 尼师 | 尼師 | 110 | Bhiksuni; a nun; a bhikṣuṇī; bhikkhunī |
| 普观 | 普觀 | 112 | contemplation of oneself reborn in the Pure Land |
| 菩提树 | 菩提樹 | 80 |
|
| 请僧 | 請僧 | 113 | monastics invited to a Dharma service |
| 人相 | 114 | the notion of a person | |
| 入道 | 114 |
|
|
| 僧腊 | 僧臘 | 115 |
|
| 僧俗 | 115 | monastics and laypeople | |
| 僧侣 | 僧侶 | 115 |
|
| 善导寺 | 善導寺 | 115 | Shan Dao Temple |
| 圣法 | 聖法 | 115 | the sacred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
| 生起 | 115 | cause; arising | |
| 十方 | 115 |
|
|
| 四众 | 四眾 | 115 | the fourfold assembly; the four communities |
| 寺中 | 115 | within a temple | |
| 台湾佛教讲习会 | 台灣佛教講習會 | 116 | Taiwan Buddhist Seminar |
| 台湾佛教 | 台灣佛教 | 116 |
|
| 昙花 | 曇花 | 116 | udumbara flower |
| 檀讲师 | 檀講師 | 116 |
|
| 徒众 | 徒眾 | 116 | a group of disciples |
| 往生 | 119 |
|
|
| 心法 | 120 | mental objects | |
| 心想 | 120 | thoughts of the mind; thought | |
| 行政中心 | 120 | Administrative Center | |
| 信众 | 信眾 | 120 | devotees |
| 修慧 | 120 |
|
|
| 巡香 | 120 | Patrol | |
| 一法 | 121 | one dharma; one thing | |
| 一句 | 121 |
|
|
| 有法 | 121 | something that exists | |
| 有海 | 121 | sea of existence | |
| 正解 | 122 | sambodhi; saṃbodhi; enlightenment | |
| 正信 | 122 |
|
|
| 真如 | 122 |
|
|
| 中华佛教文化馆 | 中華佛教文化館 | 122 |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
| 中有 | 122 | an intermediate existence between death and rebirth | |
| 住众 | 住眾 | 122 | Community |
| 住持 | 122 |
|
|
| 驻锡 | 駐錫 | 122 | to go on a journey |